春天来了,阳光明媚
是一个出行游玩的好季节
小编特意为大家带来咱登封境内的
48个景区
去不去先收藏肯定不会错!
1.少林寺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
门票:元,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塔林、武术表演、初祖庵、二祖庵、三皇寨。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国道直达少林寺停车场(时间大约为30分钟)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有班车直达少林寺。2.三皇寨
三皇寨是一处悬挂于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整个景区山体陡滑,山顶平宽。具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北恒之奇、南衡之秀等特点,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闻名中原。因人们为了纪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而命名,踏遍嵩山的寺庙宫观,唯有这里敬奉的神灵游离于三教之外,以人祖为宗,虔诚奉祀。曾有对联称:“跳出红尘三界外,人注白云一洞中”。三皇寨属于嵩山少室山系,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三皇寨是一处悬挂于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生态自然环境、地质地貌独具一格。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有诗云:嵩山天下奥,少室险奇特,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
门票:元,含在少林风景名胜区门票内,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塔林、武术表演、初祖庵、二祖庵、三皇寨。自驾路线:登封西/少林寺出口下高速,汝州方向下到国道直行,沿三皇寨旅游公路行驶至三王庄村口天蚨园,再往前行驶至三皇寨停车场。(时间大约为10分钟)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打的士到三皇寨停车场,或坐天蚨园接送班车到达。(时间大约为15分钟)3.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年)。隋唐年间,唐高宗和武则天曾两次以这里为行宫。北宋时期成为著名的教育场所,名儒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人都曾在此讲学,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书院完成的。
门票:30元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国道至大禹路,再往东行驶至嵩阳路,沿嵩阳路往北直达嵩阳书院。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6路公交直达。4.中岳庙
中岳庙原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场所,随着祭祀山岳制度的消失,中岳庙后来成为道教的活动场所。中岳庙是五岳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年,中岳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30元自驾路线:登封东下高速,往西行驶直达中岳庙(时间大约为10分钟)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直达。5.观星台
观星台创建于元朝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保存完好的元代天文观测仪器。它的功能是“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就是通过观测日影长短和方向来确定节气,通过寻找日、月、星、辰运动的规律,作为制订历法的依据。观星台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在全国所建的27个观测站的中心天文台,也是现在仅存的一处。
门票:40元自驾路线:登封唐庄下高速,往南行驶至告成镇。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步行至路对面城乡客运站,乘坐告成班车。6.嵩山太室山
嵩山,东西起伏,鲜有奇峰,好像巨龙横卧,犹如天然屏障,雄浑高大,气势巍峨,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太室山主峰叫“峻极峰”,海拔米。中岳嵩山横跨荥阳、新密、巩义、登封、偃师、伊川、洛阳等市县,全长60多公里。主体部分在登封境内,分东西两部分,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
门票:50元,包含太室山、法王寺、嵩岳寺、会善寺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国道至大禹路,再往东行驶至嵩阳路,沿嵩阳路往北直达嵩山脚下。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6路公交直达。7.法王寺
嵩山大法王寺相传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年,重修古寺,恢复寺院面积六万多平方米,重修殿堂五千多平方米,修复雕塑神像四十七尊,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亮点。
门票:50元,包含太室山、法王寺、嵩岳寺、会善寺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国道至大禹路,再往东行驶至嵩阳路,沿嵩阳路往北直达嵩山脚下,然后步行或者乘坐面包车前往。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6路公交到终点站,乘坐面包车直达寺院。8.嵩岳寺
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中国现存最古的砖塔。
门票:50元,包含太室山、法王寺、嵩岳寺、会善寺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国道至大禹路,再往东行驶至嵩阳路,沿嵩阳路往北直达嵩山脚下,然后步行或者乘坐面包车前往。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6路公交到终点站,乘坐面包车直达寺院。9.会善寺
会善寺作为元至清时代古建筑,年0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会善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佛寺之一,千百年来,成为嵩山名寺声名远播,不仅因寺内现存北齐、东魏、唐代、元代、清代等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且与名僧辈出有关。
门票:50元,包含太室山、法王寺、嵩岳寺、会善寺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国道至环山路,再往东行驶至会善寺。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乘坐少林寺班车,到环山路下车,往东步行前往。10.永泰寺
永泰寺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原后营建的第一座女僧寺院,还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佛寺。永泰寺共现存建筑共分五进山门、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宝殿、皇姑楼,厢房有伽蓝殿、六祖殿等。红墙绿瓦,铁马钉铛,建筑技艺精美,古朴典雅大方。
门票:60元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国道前往。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乘坐少林寺班车前往。11.莲花寺
莲花寺因为坐落在少室山莲花峰下,所以寺院叫莲花寺。莲花寺在嵩山众多寺院当中,算是比较特殊的了。它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号称三教合一。走近寺院,迎面可见山门两边的一幅对联:“三教九流同归大道,千崖完壑合成景观。”直接点题,告诉客人寺院的特色。
门票:10元自驾路线:登封西/少林寺出口下高速,汝州方向下到国道直行,沿三皇寨旅游公路行驶至三王庄村口天蚨园,再往前行驶至三皇寨停车场。(时间大约为10分钟)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搭乘出租车前往三皇寨停车场,或坐天蚨农庄接送班车到达。(时间大约为15分钟)12.卢崖瀑布
卢崖瀑布是登封为数不多的自然山水的代表,嵩山古八大景之一。因唐玄宗时,名臣卢鸿一隐居于嵩山悬练峰一高崖下石洞中而得名。卢崖瀑布景区内崖壁陡削,奇石林立,花草繁盛,泉水自山崖逐级跌落,聚水成潭,波光粼动,形态各异,仿似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主要景观有卢崖寺、十潭九谷、卢崖瀑布、一线天等。
门票:50元自驾路线:登封东下高速,往西行驶至太和路,太和路往北直达景区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搭乘出租车前往。13.嵩山地质博物馆
嵩山地质博物馆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位于嵩阳景区入口处西北角米,这里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5亿年、18.7亿年、5.43亿年的构造形态遗迹;在嵩山不到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完整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精华,被地质学家誉为“五代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走进这座宫殿,你将融入无穷的地质知识的海洋。无论是地质勘探的乐趣,还是通识矿物宝石的兴奋,或是了解地球内部奥秘的冲动,这里都可以让你得到满足。嵩山地质博物馆创建于年,占地面积、33平方米,(约5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是一本打开的地学百科全书!
14.太室阙
太室阙,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文物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东4公里嵩山南麓中岳庙前米处,始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年),原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石阙为汉安帝元初五年时的阳城长吕常所建。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15.少室阙
少室阙,ShaoshiTowers,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文物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邢家铺村西,距城六公里的少室山下,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年),是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16.启母阙
启母阙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中岳“东汉三阙”。阙的北边米处有一开裂的巨石,即是启母石,根据文献《淮南子》记载,上古时期大禹奉命治理泛滥的河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巨石从北面破裂而生启。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为此石建立了启母庙。东汉延光二年(年),颍川太守朱宠于启母庙前建神道阙,即是启母阙。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曾一度改名为开母庙、开母湖。
自驾路线:登封东下高速,往西行驶至转盘,往北走,沿环山路直达。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乘坐3路公交,到崇福路下车,往北步行即到。17.启母石
在登封市嵩山脚下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像一尊雕像站立在那儿,相传这就是“启母石”,古代神话传说夏禹妻涂山氏生启而化为石。在离“启母石”不远的地方,还立着两根由大块方石头垒成的门柱,上边刻着打猎、农耕的浮雕画。这就是当时大禹的家门口,后人叫“启母阙”。
18.清微宫
清微宫,是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西北部的道教遗址之一。它位于少室山清澈崖下,这里山幽水清。传为唐李渤出仕前隐居读书处。元至正年间改为李渤宅。明嘉靖九年(年),登封知县侯泰在此重修李渤祠。嘉靖四十一年(年)重修,复改为宫。清咸丰八年(年)三月重修东真武殿、西元武殿,金妆两殿神像及三清殿神像,修葺宫殿围墙,盖道房10间,并栽植柏树70余株。
19.将军爷庙
汉高祖刘邦和楚项羽交战于中原时期,其妃薄氏,住在少室山南麓三皇寨下太后庙村三王庄村天蚨园附近的山沟里。“现留存于文村正北三王庄村的娘娘洞,便是当年薄姬的住处。”薄姬曾和嫂子在娘娘河居住,当年刘邦率军征战,在其家落脚时,她还是个孩子。多年后刘邦大业初成,号令天下,面南称帝,曾派刘、胡大将军接薄姬回朝,共享荣华。“奈何刘、胡大将军只知薄姬居住嵩山,具体地址不甚清楚。”连声叹息,因山林茂密,实施难寻,后经明察当地,始知薄姬在少室山三王庄村一个山沟里。胡大将军苦苦寻找,等打听到真正的住址时,刘邦口谕限期已过,无法回朝交旨,胡大将军一次在宝柱峰下马鞍驮寻人时迷路,连人带马误入深渊殉职。胡大将军的部将回朝奏明原委,刘邦御驾亲临,在依据当年依稀记得的“大坪一里,小坪以外”的距离位置,大金店镇涧水坪附近寻找,迎接薄姬回宫。《大金店镇志》记载有云:由于胡大将军在寻找薄姬时,善待当地百姓,得知胡大将军不幸身亡讯息非常哀痛,为表示纪念,建将军庙。
20.少室寺
少室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苇园沟村自然村,古名弘化寺,意为“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佛门净地,属于中岳嵩山七十二寺院之一,因其位居中岳嵩山之少室山南麓之故而以山得名少室寺。该寺建于唐初而毁于清末,新中国成立时尚有断垣残壁和数通古碑存在,历经过文革破坏,如今片迹不存。年6月,当地政府根据该寺附近佛教信徒申请,依照国家宗教信仰政策,同意批准恢复重建少室寺。
21.石淙河
石淙河在登封市告成镇东约3公里处。石淙河汇聚成潭,两岸崖石陡峭形如刀切,崖下潭水洞黑,深不可测,以其形状取名车箱潭。嵩山东南,玉女台下的石淙涧,就是"石淙会饮"之处。两崖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怪古嶙峋多姿,大小别致。涧中有巨石,两崖多洞穴,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名"石淙"。
史载大唐天后武则天多次来石淙河寻欢作乐。周久视元年(年),她领皇太子颖(唐中宗)、相王旦(唐睿宗)梁王武三思等许多贵族显臣,到石淙河游历,并设宴于一巨石之上。周围有仕女起舞,鼓乐相助,为此人称“石淙会饮”,并把此石叫作“乐台”。因武则天曾在此大宴群臣,饮酒赋诗,观赏秋景,故名“石淙会饮”,由此也就成为中岳嵩山的名景之一。
22.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石道乡上龙窝村境内,该寺始建于唐代,今存明代风格殿堂一座,特制佛像砖块,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有常年不涸古泉一眼:广方丈、深盈尺,与颍源珍珠泉隔岭相望属同一水系,誉称龙泉,寺也因此得名。寺后有古塔2座(已毁),前即颍河源头之一隐士湖,该寺背山面水、堪称风水宝地,古曾香火旺盛,因寺内僧众修为恶劣、奸淫掠夺、无恶不作,被官府剿灭,寺灭塔毁,厚德载物,佛俗一理,今有“和尚洞”遗存,供后人叹为观止。后人有诗《游龙泉寺观感》云:荆棘荒草满院,断砖残瓦一片,龙泉清澈依旧,古刹香火炊断。
23.挡阳山
挡阳山在郑州登封市君召乡石道乡境内,因山高早晨挡住了西面东来的阳光,故名挡阳山。山远看又像一个笔架,又叫笔架山。外形又像鹰,又像元宝,我给起的名是元宝山,因从山的西面看很像一个元宝,不过元宝山只在我这个驴圈内的人知道。
24.马鞍山
黄城故城北城墙,城外北边是嵩山山脉的一支,当地人叫作马鞍山,马鞍山主峰,很像是美国德州的埃尔·坎佩坦山.古城位于登封市君召乡黄城村,北有马鞍山,南临陈窑水,东有王家沟,西有陈沟河,三面环水,易守难攻。黄城故城大体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余米,东西宽约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
25.黄城故城
登封市千年古城“黄城故城”,登封市西君召乡,有个村落名叫黄城村,村落东南方约米为黄城故城遗址。相传在黄帝时代,此处就有人类生存,为黄帝后裔居住的部落。嵩山脚下颍水谷地的黄城故城——“城颍”,是“春秋小霸王”郑庄公“囚禁”母亲之地。据《左传》记载,黄城故城为春秋战国时期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发生地。几千年后,黄城内的居民陆续搬出,分散居住在城外,黄城地名就一直沿用至今。距黄城墙50米处,一座立于年的石碑,上刻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黄城故城。走进黄城内,一眼望去,东、西、北3座城墙傲然屹立,上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植物,北面城墙上接近地面的位置,人工窑洞镶嵌其中。据村民介绍,黄城设有南、北、东3个门,北城门直对阳乾山主峰,南城门门外护城河,遥对伏牛山。东城门外有吊桥,城墙西北角底部有祭祀坑。城墙为夯土建筑结构,现在墙体厚度底部15米,最高点12.9米,黄城建筑南北长0米、东西宽米。
26.许由故里
君召地图形如火炬,北靠河和颍河的发源地阳乾山、大苦山,东临少室山支脉挡阳山,西接紫云山,南峙伏牛山系的马铃山,逶迤连绵15公里,是嵩山地区唯一横跨两大流域的乡镇。这里有新石器文化“南洼遗址”“胥店仰韶文化遗址”和“黄城故城遗址”,有保存完好的尧帝禅封许由的禅坛遗址和亿万年的古木化石等。在君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随处可看到华夏民族的文化符号,可以说是“抬脚踢住秦砖瓦,伸手摸住夏文化”。君召向南三公里就是《史记》中记载的:盘庚时期殷边民“咨胥城”今日胥店村。到春秋之时,“晋命大夫阎没替周戎守”又在此地建筑“胥靡城”。从这里向南二公里就到八百里伏牛山余脉“双伏岭”山根。这里离许由第一次隐避到南山“隐士沟”有六公里,离许由坡、许由岩、许由形象石四公里。离古地名,尧请许由过三次的地方,“三过尧村”四公里。
27.中灵山
中灵山地处登封城西25公里处颖阳镇境内,东南与三皇寨、少林寺相连;北接东祖祀和牛心山,海拔米米。此山自然景观独特,形似鞍马,故又称鞍坡山;到了夏季山上经常云雾缭绕、紫气东来,故又称紫云山;山上有些地方中空,走在上面咚咚作响,像是鼓声,又被形象的称作石堂山。相传这里是人类始祖女娲炼石补天、挖土造人之处,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山”。中灵山挺拔险峻、奇洞飞瀑、秀色天成,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沿石阶沿小路而上,可领略嵩岳全貌,令人赞叹。唐时丹丘生曾在这里建了一座“颍阳别居”隐居于此,李白曾拜其为师,也在这里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李白那首著名的诗篇《将进酒》就是在这里写的。岑参、欧阳修、范仲淹等也曾到此旅游观光,消闲避暑。欧阳修的“洛城三月乱莺飞,颍阳山中花发时,往来车马游山客,贪看山花踏山石”也是来到此处所作。
自驾路线:登封君召下高速,行驶至颍阳镇。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乘坐颍阳城乡客车。28.大仙沟
大仙沟(待仙沟)之所以神秘,本人给出三条理由:
一是你只知少林禅宗音乐大典,你却不知道音乐大典就在大仙沟的沟口;所以说它神秘;
二是大仙沟中隐藏着一座庙宇“安阳宫”你却不知,也称之为神秘;
三是大仙沟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也不失之为神秘。
车行曲径,直抵安阳;虽庙宇略显破旧,其门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同途”给吾辈展现曾经的辉煌、“嵩岳御峰蓬莱地,楼阁松柏仙洞天”环境的优雅大气;“安阳洞天”“天赐仙居”那可不是吾辈可待之地;
安阳宫始建于北宋,现殿多为清代遗物。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分东西两个小院,供奉有老君、女娲、观音、孔子、佛陀、三皇、圣母等神位,是道教为主兼容佛儒的庙堂。相传:这里是人祖伏羲、女娲生息繁衍之地。
庙内东院有一六角亭,亭下有“吴仙人名援舟号阿皇真一教泽碑”,是民国期间所立。
29.大禹故里祖家庄
大禹故里祖家庄位于嵩山少室山下,东距登封市区4公里,南距古代江左、颍阳至登封的官道及郑少洛高速不足1公里。据相关史料记载,大禹出生于祖家庄,故大禹后裔称其先祖出生之地为祖家庄。史载“禹生石纽”,而今天祖家庄及其以北的马庄、尚庄、刘庄、张庄、王庄等村庄,老百姓还称为“一溜石纽屯儿”。村内有息壤岗、石纽石、禹生石纽碑记,周围有夏地、东军地、擂鼓石、禹岭、金牛峰、禹王庙、姚沟、棺材石等。另外,村东的少溪河,古代称夏店河,乾隆52年《登封县志·土地记》中还有“廓店保旧志在县城西二十里。二室之界,附近诸村有夏店河、石纽屯、邢家铺”的记载。
30.禹王祠
大禹0多年前,在这里诞生。大禹的五世孙少康复国后,返乡祭祖,将此地定名为祖家庄,但随后口音讹传为左庄,直至年,又复名为祖家庄,这里成为大禹后裔圣地。
31.石纽石
石纽石位于息壤岗上,老百姓都称它为神石,石头的左下方有一条小龙,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人们得了病,就到这里,只要摸摸石纽石,摸摸石纽石上的这条龙,病就好了。石纽石上部被摸得异常光滑,而每逢初一、十五,老百姓还都到石纽石前烧香祈祷。站在东南方向看石纽石,像一个人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非常分明,据说这是鲧的化身。传说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后被殛杀于羽山。从石头上可以看出鲧被杀前的表情,既痛苦又愤怒,既愤懑又无奈。因为有这块石纽石,所以这一带村庄叫做石纽屯。它和启母阙铭文中“昔者共工,范防百川。柏鲧称遂……洪泉浩浩,下民震惊。禹……爰纳涂山,辛癸之间,三过亡入,实勤斯民”的记载,一同佐证了登封就是大禹的老家,就是大禹故里。
32.崇福宫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市区北部,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距市中心2公里,河南省人民政府于年6月20日公布嵩山崇福宫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河南省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建筑,是北宋皇室夏季避暑的离宫。宫院现存近万平方米,古建筑30余间,古树50余株,历代石刻10余品,比较重要的碑刻有《寇谦之传》碑,《元圣旨碑》等。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北宋的泛觞亭、流杯渠遗址等。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崇福宫原名万岁观,创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西汉武帝刘彻率群臣礼登崇高山,听到山谷中有三呼万岁之声,遂称此山峰为万岁峰,在山顶敕建万岁亭,在山下敕建万岁观。宋真宗时(公元-年)把观提升为宫,更名曰崇福宫,崇福宫在宋朝时期归宫廷管理,据《登封县志》记载,当时主管崇福宫的官员名儒先后有:范仲淹、韩维、司马光、程颢、程颐等百余名人。到仁宗天圣年间(公元-年)宫内建筑达一千余间,该宫不但是道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名儒著书认学之地,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许多著名文人在崇福宫会聚,嵩山文化圈的形成就与此有很大关系。
33.箕山
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即古阳城南面,俗称枕头山。大禹曾避虞舜之子商均于箕山之阴的阳城,伯益也曾避夏启于箕山之阴。上古高士拒绝帝尧的禅让,许由隐居箕山,山上今有许由冢、许由庙、洗耳泉、饮牛坑、挂瓢崖、箕阴避暑等景点。
34.箕山许由洗耳泉
诗曰:“洗耳泉边说洗耳,禅让坚辞美相识,尧让舜承言必称,由辞隐箕哲人知。”洗耳泉在虎头岩许由祠(庙)下约三百米处北槐村头。洗耳泉长三米,宽二米,深二米余,明嘉靖八年《登封新志》载:“许由洗耳泉,在东南箕山之麓,登封知县侯泰,立洗耳泉碑(佚)”。
35.许由庙
许由,字仲武,阳城槐里人,(今河南登封市东金店乡箕山槐里村)与尧同代,避尧禅让,隐耕箕颖,洗耳颍水,死葬箕山之巅。尧封他为箕山公神。他一生不为名利,逊让为大。世称上古高士,隐士鼻祖,许氏始祖,后人敬仰,美名史册。许由故里登封槐里村,位于中岳嵩山之阳南25华里的颍河南岸。颖水此岸是古阳城,北临黄河,东临河南省会郑州与开封,西依洛阳,南与许国封地许昌相连。
36.禹都阳城
王城岗龙山文化古城遗址:即禹都阳城,位于登封市告成镇西约法1公里的王城岗上,距今约4年-0年,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为主兼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等时期的文化遗址。王城岗遗址发现于-年,是两座并列的古城,西城平面呈梯形,南墙基槽长82。4米,西墙基槽长92米,北墙基槽残长29米,东部界墙残长65米。东城大部被五渡河冲毁。整个城址面积残近1万平方米,仅存夯土基础槽,夯土层厚0。1-0,2米,也有厚0。06米-0。08米的。西城的东南角有缺口,可能是门。城内有殉人、殉兽的奠基坑,还有窖穴和灰坑等,出土有青铜器残片、陶器、骨器、蚌器、石器等遗物。王城岗遗址的发现对探索夏代文化是重大突破,对禹都阳城有重要的实证意义。王城岗遗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鬼谷子洞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春秋时楚人,姓王名诩。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号鬼谷先生。然鬼谷何地,记载颇多。其中一最主要的说法是,鬼谷在颖川阳城,即唐代的告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今天,在登封告成北沟村还有鬼谷洞,据说是当年鬼谷子隐居讲学之地。
38.刘碑寺
刘碑寺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刘碑村刘碑寺佛祖殿内,北齐天保八年(年)豫州刘刺史集刘姓居士筹资立碑,故名“刘碑”,又因碑建寺,名曰“刘碑寺”。该碑用石灰石雕造而成,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高3.17米,宽1.46米,厚0.45米。碑首6螭蟠绕,下部中间雕一大佛龛,大龛之下有三小龛,佛像之下雕8只雄狮。碑阴上部雕刻佛像、供养人,下刻造像碑记。碑记正书,书法精湛,圆浑遒凝,与东魏《敬史君碑》如一行之手。河南现存最大的造像碑――刘碑寺造像碑!刘碑寺初为道观,后佛道合一,占地平米,院内保存清末至民国年间建筑有佛祖殿、火神殿、老君殿、关爷庙、客堂等,宋代“经幢”两个,明代石碣1品、龟趺1个等文物。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9.八龙潭
八龙潭景区位于太室山东侧东张庄村。她位于嵩山太室山东侧,西毗嵩山峻极峰,东临“百果园”,南接卢崖瀑布景区,北至八抬轿,总面积20平方公里。据说从唐朝的时候就是一个名胜景区了,武则天还曾“到此一游”呢。八龙潭,传说是龙王、龙母的第八个龙子在此居住而得名的。
40.白鹤观
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峻极峰以东的白鹤观,乃是为纪念周灵王太子晋王乔而建,推及源流,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此地风水极好,左边少室山,右边太室山,正好在太室山围起的太师椅座位的地方。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四周呈“九龙戏珠”之势,被当地人誉为“龙珠谷堆”。乃是难得的仙家宝地,传说曾引来“白鹤飞临”。此处也是王氏始祖太子晋驾鹤升仙的地方,传说白鹤就是从这个地方驮起太子晋的。观中殿宇林立,先后供奉有王乔,真武大帝,梨山老母等诸位道教祖师。王氏始祖王子乔自白鹤观驾鹤升仙,时人为纪念此事,修筑此观。
41.搬倒井
登封市唐庄乡西北嵩山蛤蟆嘴峰山梁上搬倒井村有一眼名为“搬倒井”的水井,这实际上是一口上亿年的古泉眼,地质形成时期就存在了。“搬倒井”所处地层为距今约5亿年的泥质条带灰岩,地层的倾向向北,倾角20度左右,井口位于山坡低凹处,是一个由溶洞形成的层间孔隙下降泉。这口井在古代登封至巩义的官道旁,深5米,直径2米。与一般水井不同的是这口井的井壁不是上下垂直的,而是倾斜的,有20度的倾斜角。井内清澈见底,井水甘甜。在井口石板上有4个清清楚楚的马蹄印,传说是光武帝刘秀牵马在此喝水留下的。千百年来居住在此的村民一直饮用此井水,旱季水少但从无干涸。据说,许多外地人专门寻到“搬倒井”,想亲口品尝“真龙天子”喝过的水。细心的人们有时还会在此采集到三叶虫化石。
42.三官庙
在唐庄乡三官庙村和君召乡黄城村,供奉有天官、地官、水官。因道教起初奉尧为天官、舜为地官、禹为水官,故各地都建有三官庙。唐庄三官庙是登封最大的三官庙,上世纪初,三官庙村曾因学哲学而闻名全国。现在登封各庙宇中还都建有三官殿或三元殿,来供奉三官尧、舜、禹。
43.大熊山
大熊山,古时也叫梁山,年前这里叫女娲国,0年前这里是有熊氏,0年前,由于伯益佐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此地。许由避唐尧、禹避舜子商君、伯益避禹子夏启均避于此地。蜚声显赫的天蚨鸡基地正位于此地,悬崖峭壁,栖于树巅,凌空飞起,鸟焉、鹰焉?此乃天蚨鸡也,承女娲有熊氏之祖徳,载许由伯益之风骨,天蚨鸡亦鸟亦仙,独遗于世!
44.水峪寺
登封水峪寺位于登封市东南25公里的徐庄镇境内的大熊山中,相传始建于唐朝,因位于马峪川畔而得名。水峪寺不仅是少林寺的下院,也是少林寺的一个重要粮仓,历史上少林寺曾储藏粮食于此,灾荒时救济灾民。传说该寺原来就在告成镇的水峪村,故名水峪寺。因西天佛祖南海观音痴迷大熊山风景幽雅,林泉秀丽,可做道场,遂于当天晚上向村里的老百姓租借牲口,一夜之间将殿宇迁徙至大熊山下。笠日,天色大亮,饲养者发现牲口通身是汗。不胜惊异,众又发现水峪寺已无踪影,更为惊奇。当发现大熊山下的寺院和水峪寺一模一样时,方知寺院一夜之间向西南迁移了20里。所以这座寺院虽在徐庄镇的大熊山下,人们还习惯称其为水峪寺。
45.禹洞
位于登封市徐庄乡禹洞河村(郑庄村),号称“嵩山南麓第一洞”;禹洞崖山半腰,一个深山藏古,人人向往的大禹神话洞;禹洞是一个天然溶洞,因大禹治水时常在此洞休憩而得名。禹洞有前洞、后洞。后洞松柏掩映,深不可测,幽险奇特,石笋、石钟乳、石林琳琅满目,为嵩山南麓一大奇观,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禹洞。禹洞很深,老几辈人谁也没有走到过尽头,支洞也很多,每个洞都有不同的风景。大禹洞里还有许多关于大禹治水、玉溪垂钓、涂山娇和小夏启的神奇故事,也有“满天星”、“珍珠帘”、“玉鼓石”的美丽天然景观。
46.石启洞
古称筮启亭,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石羊关村白沙湖南岸,相传夏启曾在此居住。另外,传称夏启有钧台之享,祀诸神于大陵之上,以筮启名其地,称筮启亭,今人称为石启洞。相传西周穆王游嵩山时曾到夏后启之所居,并入洞观瞻。
47.迎仙阁
迎仙阁公园建于年,依山而建,登阁台阶分三段:第一段有75个台阶,第二段有88个台阶,第三段有个台阶,一共有台阶个。迎仙阁,是迎仙阁公园的主体建筑,据史书记载:这里过去曾建有迎仙阁,但历经沧桑,早已废弃,现建筑为年重建。登阁远眺,可观登封市全景,太室山、少室山等尽收眼底。广场宽阔,经常举办文娱演出和商业展演,也是百姓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盛夏的夜晚,登高乘凉欣赏夜景,也是不可多得的去处,这里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
48.九龙潭
登封九龙潭位于登封市庐店镇境内,太室山的北麓,九龙潭半山腰有两座寺庙,一座名为九龙庙,一座名为九龙圣母庙,九龙圣母庙门口有一副对联:“为佛为神亿万年永固皇图,自汉自唐几千载相传胜境。”嵩山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对人们对九龙圣母的崇拜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职能主要表现在:一求雨,二求家中平安、人丁兴旺,三追求显贵。人们对龙王的祭祀非常严肃、虔诚,体现出人们传统的生活观念。
不知道咱登封这48个景区,
你去过多少呢?
在评论区说出来吧~
我想找靠山的房子
嵩林雅园——户型篇
—6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