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通知!
紧急通知!
登封的姑娘小伙们,
不管你是在单位还是企业,
是老总还是打工仔;
不管你们手拿的是三星,苹果,
还是国产小米、华为;
不管你穿的是阿迪、耐克、
还是路易威登,
不管你在外面混的多么潇酒,
浑身充斥的是GUCCI、香奈儿还是爱马仕;
更不管你是叫lisa还是linda...
现在正式通知你们:
妮子,二蛋,春花,杜鹃,狗蛋儿们,
你们家马上该割麦子了,请你坐上,
以豫车牌开头的大巴、火车、飞机...
赶紧回家,换上解放鞋,旧衣服、旧裤子,
你妈叫你回家帮忙割麦子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真的不quo你们,
再有些天,
咱洛阳农村的田间地头,
绝对是热火朝天的收麦景象:
在农村,金黄的麦子马上成熟
(地势高的麦子应该已经熟了),
到时,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农民朋友抢抓晴好天气等有利时机,
开展收割晾晒。
金色的麦浪,蔚蓝的天空,
麦子收割的现场却也是一派诗情画意呢!
用收割机上场,
可以边割边收,
真是省心又省事!
然而,时间往前推十五到二十年,提起割麦,用农民自己的话说,那可是“累死人的活儿”。那时候,农村人根本没见过联合收割机,人们用老祖宗留下来的镰刀,几千年一成不变地用双手一镰一镰地割着麦子。
割麦、捆麦、装麦、拉麦、卸麦、堆麦、打麦、扬麦、晒麦…一到“三夏”时节,农民那个忙呀,简直是“连轴转”,恨不得一个人能当两个人使,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才好呢。大人孩子,男男女女,甚至连耄耋老人都齐上阵。学校放麦假,老师、学生回家干活。家里在外工作的亲人,也请假回乡,帮助收麦。
小时候老家割麦的情景,
农村的的小伙伴还记得吗?
小编带你回到多年前收麦的场景,
看看故乡的似曾相识的风景,
感叹下岁月吧!
二十多年前,
登封农村几乎还没有自动收割机,
更没有现在的联合收割机,
人们都是这样用镰刀割麦子的。
割完麦子,还得把它拉倒场院里,
这时候是用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
后来慢慢用拖拉机
压好了,就得起场,
这是起场用的叉子和耙子!
儿时的打麦场,
大人的繁忙场,孩子的欢乐场。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有充气蹦蹦床,
那麦秸垛就是我们的蹦蹦床。
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藏老猫,不怕磕着碰着。
把没有麦粒的麦秸秆堆成麦秸垛,
堆出一个既稳定又漂亮的麦秸垛,
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
接下来就是扬场
趁有风的时候,
用木掀把轧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
借用风力吹去麦糠等杂物。
麦子入囤之前还得晒干了,
要不会生虫。
最后就是装袋运回家了。
无人玩耍的麦秸垛,
显得异常孤单。
麦秸垛,青麦芽…,
这一雨后初晴的乡村景象
最后致那些年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如果心动了,
那就赶紧回家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