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请接好您的口水!1、烙馍
烙馍(luǒmō),咱大长葛特有的美食,其它地方就算是学着烙,也烙不出来咱的味道!
正宗中原方言读“裸摸”,谐音其实是“捋摸”。作为一种源自中原的面食,烙馍有着多年的历史,相传韩信转述妇人的“捋捋摸摸就成啦”的典故是其读音正统。烙馍在区域内广为流传,又因为朴实无华只能作为配菜点缀、或者日常食品,但因为又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因而不是那么“稀罕”,没有形成流行的因素。后来烙馍又发展出了水烙馍和菜合子,也因此形成了诸多烙馍的变体。2、菜馍
这种特殊的面食,有点类似韭菜盒子,但是不完全一样。一样的是都是面皮里面加菜馅做的,不一样的是菜馍夹的菜馅很丰富,可以是韭菜,菠菜,苋菜、荆芥、虾皮,鸡蛋,豆腐,香菇,等等。
菜馍蘸蒜汁儿,那味道真叫一个美!更重要的是,菜馅加上下两层面皮,蔬菜的全部营养被包裹其中,是很合理的饮食搭配。3、油馍
北方人的早餐固定思维大都认为是油条配胡辣汤,可只有咱长葛人知道,油馍配一碗正宗胡辣汤,那才叫一绝啊!
油馍,类似煎饼又和煎饼不同,各地做法不尽相同,油馍皮簿层多,外酥内软,咸淡适口,香味奇特,诱人食欲。4、火烧
新疆有囊饼、登封有烧饼,在咱长葛,却有火烧!
咱北方人所说的馍,实际上是蒸、炸、炕、烙等面食类食品的总称。所以,火烧是一种以炕为主要加工工艺的馍。
在大长葛,无论是车水马龙的大道,还是鲜为人知的小巷,都挂有许多“火烧夹豆腐串儿”的摊点儿。特别在饥肠辘辘的时候,来一个火烧夹卤肉,或是火烧夹鸡蛋,既美味又垫肚,咱长葛人,真真儿离不开它。5、白吉馍
一般的烧饼面坯为饼状,而白吉馍的面坯为碗状,烙馍时碗状面坯的碗底朝下进行烙制,这样烙出的馍的火色非常漂亮。烙制好的白吉馍白边毫无火色,内侧有一线若隐若现的火色线,火色线形成一个很周整的圆,圆圈内有火色自然形成的图案,很漂亮。出锅的白吉馍不但表皮焦香酥脆,馍瓤绵软可口,馍的外型搭眼一看,其形制,图案就象一个汉朝的瓦当。白吉馍上不带火色的地方不带一点杂色,洁白如玉。
将卤好的五花肉加汤剁碎,加些许青椒、洋葱、蒜瓣,夹在刚出炉的白吉馍里,鲜香味美,想想都好幸福。6、蒸馍
蒸馍即馍或馒头,为长葛传统面食,或许你不知道,蒸馍据传为诸葛亮发明。《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馒”通“蛮”,“馒头”即意为“蛮头”。
现代人常常拿它同西方的面包相媲美,外国食品史学者更把它誉为古代汉族面食文化的象征。7、菜蟒
菜蟒的身份一直很尴尬,因为它既非实心馍,也非有馅的包子馍。将发酵的面揉匀,擀成一张大圆片,上摊韭菜或红萝卜等馅料,从一边卷起,不用刀切,盘放在笼上蒸熟,菜蟒就做好了。蒸熟后形如蟒蛇,用刀切成方块食用。菜蟒面、馅不分,馍菜一块吃,故咸淡适中,清香可口。8、窝窝头
窝窝头,在长葛人的记忆中,它是一段苦日子的代名词。
玉米面掺点小麦面或豆面做成的窝窝头,金黄透亮,咱称其为黄窝窝或“黄金塔”。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家忍受饥荒,为了填饱肚子,经常用玉米面、红薯面及各种杂面,做成窝窝头,吃的人们看见就害怕。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反倒想念那个时候的味道,还会偶尔做几次尝尝。9、卷煎
长葛卷煎,源于老城镇,是稀有的独特产品,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其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老少皆宜。
最出名的是老城镇的王旺卷煎,其售价与包子差不多,两根卷煎配上一碗小磨油、芝麻酱等作料,真可谓物美价廉。10、焦馍
焦馍,类似烙馍,焦馍是在烙馍的基础上、未擀成时,在上面撒一些芝麻粒,再用擀面杖略擀把芝麻嵌入面中后,按烙馍的做法做好即成半成品。吃时要在微火上烤后放凉,即成焦馍。也可以再撒上一些擀碎的鸡内金(长葛方言:鸡屎包子)末,儿童食后助消化。
(赫欢欢)
看完如果觉得不错,动动手指点个↓↓↓再走呗……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价钱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fnegzx.com/dfsrk/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