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登封市新闻
登封市小吃
登封市地理
登封市人口
登封市经济
登封市旅游

天地之中何以为中系列报道一个人一面

中科公益爱心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627/6359009.html

“老郑州”田培在小学集体春游时和同学们在大禹像、黄河母亲哺育像前的合影早已泛黄,但30多年来,她每次去黄河边,都会下意识想起那个春天,想起老师讲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时代在变,但可歌可泣的英雄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心中扎根。据考证,“中”字来自甲骨文的“徽旗”,取旗杆上旗带飘舞之形。随着字形不断演化,旗帜不再飘飘,立“中”无风,稳在内核,气势更盛。立天地间,持身以正,一个人,就是一面旗帜。而位居“天地之中”的郑州人有着博大的胸怀,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正是中国人中正、中和精神追求的生动体现。

黄河文化公园炎黄二帝雕像

这里的人对“中”文化有深刻领悟与继承

一座城市之所以受人倾慕,从浅处说,可以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是令人闻香而动的各色美食,但从深处讲,必定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色彩,以及历史长河中风姿绰约、魅力独具的杰出人物。

郑州这块热土曾经诞生过许许多多历史名人,从帝王将相到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再到著名商贾、名流,从人文始祖黄帝到春秋首霸郑庄公、先秦思想家列子、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以及唐宋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科学家李诫、一行等,他们或诞生,或成名立业,或宅居,或安息于郑州的山水之间,其光辉业绩已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成为民族的骄傲、郑州的骄傲。

回望历史,他们身上,无一不刻着“中”文化的烙印。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既讲究以“中”为核心,又兼顾公平、公允,亦即“和”。

“中”与“和”相统一、密不可分,秉持“中和”思想,才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最后达到国家认同、国家稳定,实现大一统。“中和”的重点在于要恰到好处,把握程度,适可而止,同时讲究“和而不同”,达到多元化统一。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中”的认同和崇拜可谓达到极致:时间以天地之“中”为基本标准,建筑讲究对称,中医养生注重阴阳平衡,音乐美学追求声韵和谐,绘画或写字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守中,构图注重疏密、虚实结合,讲究对称与平衡,治国讲究“中庸”,做人讲究“中正”,做事讲究“中和”、宽厚包容……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一个“中”字,表达满意、认同、合适。浓缩的大道就这样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中,日用而不知,却在关键时刻迸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这里博采众长开启辉煌的青铜时代

“郑州历史上的辉煌,与其地处中原腹地,形势居‘天地之中’的区位优势是密不可分的,既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同时又有丰厚的人文资源优势。”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起世人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fnegzx.com/dfsjj/16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