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山脉分布
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是天山和阴山;中列是昆仑山和秦岭;南列是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中列是长白山和武夷山;东列是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4.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和横断山。
5.弧形山系:喜马拉雅山是一条巨大的弧形山脉,绵延于我国西南边境,并和横断山脉等相连接,构成巨大的弧形山系。
中国名山
我国名山各有特色,从全国来看,有所谓西高东低,北雄南秀的特点。
从成因来看,中国的名山主要有两大类:以历史文化为主构成的名山和以自然因素为主构成的名山。这些名山主要有五岳、四大佛山、道教名山、风景名山和极高山等几大类型。
五岳名山
五岳是以中原为中心,由于历代帝王根据封禅需要,按地理方位加封的五座山。
1.泰山
位于山东泰安,泰山又叫岱山、岱宗,为五岳之东岳。是古老的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主峰玉皇顶海拔米。因其位于山东丘陵与华北平原之间,相对高差达多米,故显得巍峨挺拔,以雄著称。
作为五岳之首,泰山又有“五岳独尊”之美称。泰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紧密融和,是我国名山之精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历代文人歌咏泰山的诗文很多,而以杜甫的《望岳》一诗写得最出神入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绝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华山
位于陕西华阴,为五岳之西岳。华山五峰环峙,最高峰南峰海拔米,为五岳中最高者。华山是花岗岩断块山体,山体由平地拔起,四面陡立如削,自古以险闻名。
3.衡山
位于湖南衡山县,为五岳之南岳,是五岳中惟一一座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山体。72峰挺拔秀丽,古木参天,终年苍翠。有“五岳独秀”之称。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合称“衡山四绝”。山上还有著名的南岳大庙、南岳书院等古迹。
4.恒山
位于山西浑源县,为五岳之北岳。主峰海拔米,高居五岳第二。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两峰对峙,浑水中流,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岳其景色在五岳中以幽著称。恒山之翠屏峰上有北魏所建的悬空寺,附近还有应县木塔等著名古迹。
5.嵩山
位于河南登封县,为五岳之中岳。山体东西绵亘,嵩顶峻极峰海拔余米,以峻著称。嵩山古迹众多,主要有汉代三阙、北魏嵩岳寺塔、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元代观星台等。尤其是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之名,嵩山的旅游热多因少林寺而兴起。
四大佛山
在中国,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宗教尤其是佛教,在我国名山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远离尘世、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山林之所,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土以来,就成为佛寺的主要选址。
其中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分别被设为佛教四大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之道场,历史上兴建寺庙较多,成为地方佛教中心,因此被称为四大佛教名山。
道教名山
人们常把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和齐云山称为道教四大名山。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产生的,首创者为张道陵,尊老子为道教教祖,以《道德经》为经典,逐渐发展,形成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道教崇尚修仙成道,认为虚无缥缈的高山胜岳、奇峰异洞,是神仙出没之所,在这样的地方修行,更容易成仙得道,于是在我国历史上逐渐形成很多道教的“洞天福地”。
风景名山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浙江雁荡山等,是这类名山的代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