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喜机器人
从年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先生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用作“护士助手”起,人类从电气时代来到了信息时代,机器人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可以作烹炒煎炸样样精通的大厨,它们可以作看病的医生,它们可以作兢兢业业的教师,它们更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作人类探测宇宙的勇士。本期,就和格物斯坦机器人一起来“八一八”那些上天入海、神通广大的机器人吧!
上了天的火星探测车
火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勉强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也是除地球外唯一有可能进化出生命的行星(另外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还有冰冻的木卫二,但它只是木星的一颗卫星,并不是行星)火星是人类在太阳系中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登陆、行走并以传统方式进行探索的唯一颗行星,火星也是唯一可能被地球化而成为类似于地球的行星。
正是因为以上各种原因,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30余艘不同的探测飞船。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火星探测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是火星比较近的两个造访者。年11月26日23时2分,“好奇”号火星车发射升空,随后顺利进入飞往火星的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火星探测车是一种人造的为了探索火星并能在其表面行驶和进行考察的车辆。也可称为火星漫游车。截止目前登陆过火星的探测车包括NASA先后发射的索杰纳、勇气号和机遇号。
(两代火星探测器)
20世纪70年代,NASA发射了一对“维京号”火星登陆器,当时所有的星际机器人都具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能够产生执行任务所需的能量、能使用传感器收集信息、能将收集的信息传回地球。维京号”火星登陆器拥有可以伸出机械手来铲土,但是它们不能移动。
NASA首次实现移动的突破是在年火星探路者任务中。那是一台小型的探测车(仅重11公斤),能够离开探路者探测器运行5米并查看周围的岩石。
火星探测机器人是迄今为止在其他行星上实现成功着陆的最大的探测车。在这类任务中,NASA设计的MER机器人工作起来就像是一个机器人地质学家。探测车装载的仪器设备的首要目的是研究岩石。
入了海的机器人探测器
美国宇航局在去年为一个创新项目遴选了15个研究方案,其中有一个方案是柔性机器人探测器,用于执行传统动力系统无力完成的任务。这个柔性机器人探测器外观看起来像是一只鱿鱼,尾部有两个天线,从周围变化的磁场中获得能量。它的目标是水陆两栖勘测木卫二这样的天然气巨型卫星。
(酷似鱿鱼的机器人探测器,用于执行传统方法无力完成的任务。)
既上天又入海的机器人
美国宇航局计划在年后对木卫二“欧罗巴”进行探索,发射一艘可钻入冰下海洋的探测器,但木卫二厚厚的冰层是一个问题。近日,科学家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验证,制造出钻探机器人,目前已经在阿拉斯加的冰川上进行测试,利用激光冲击波融化冰层。木卫二“欧罗巴”上的液态海洋可能深达公里,最薄的地方冰川仍然有几公里,因此这款机器人至少要穿透20至30公里的冰层,大约为12至18英里,目前研究小组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前大量的观测表明,这颗木星的卫星拥有液态海洋,处于冰下数十公里的深度。根据地球上的生命进化理论,有水就有可能存在生命,因此科学家对木卫二“欧罗巴”冰下生物充满了期待。但是我们要探索冰下海洋,就要破冰而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行星学家路易斯-普诺科特认为假设木卫二“欧罗巴”存在潜在的宜居环境,下一个任务中我们将登陆木卫二,尝试破冰进入海洋。
新型破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能源加热冰层,融化前面的冰层,后面连接着电缆,能够让冰上的着陆器与冰下机器人保持联系,比如通信和能量的提供等。这款破冰机器人被称为瓦尔基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自主破冰航行机器人,科学家在今年夏天于阿拉斯加的冰川上测试这款机器人。年,瓦尔基里在钻探深度为31米,科学家估计这次将走得更远。另一项木卫二项目小组正在评估木卫二上的冰下生物,设计出一种类似乌贼潜水器,能够在冰下海洋潜航。
怎么样,机器人是不是神通广大?
想了解更多关于机器人教育的前沿动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