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在贵阳召开,推进会上播放了登封法院推进民事、刑事、行政全面速裁的专题片,高度肯定了登封法院用系统化思维、类型化方式解决问题的做法。
”为了解决受理案件量激增、人案矛盾突出、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法官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登封法院在郑州中院“九化”机制的引领下,结合登封实际,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打造“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初步达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目标,实现了当事人满意和法官减负的良好效果。
登封法院“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节点封调禹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诉讼自由切换。第二个节点繁简分流“五分法”,重点解决三大速裁,用3名员额法官审理了全院50%以上的案件。第三个节点执行“五化”机制,成立速执小分队,固化前面的速裁成果。第四个节点权力监督。主要通过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委会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审判质量提升。第五个节点考核评价。开发了一体化智慧考核系统,制定了员额法官退出机制的管理规定,实现了对法官绩效考评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为“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的考核评价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以上五个节点形成了登封法院的“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新机制,每个节点相互贯通、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形成系统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如果没有系统化机制的支撑,仅仅成立速裁中心,也是不能取得改革的效果。
重点是推行全面速裁。成立速裁中心,组建专业速裁团队,实行刑事、民事、行政全面速裁,用3名员额法官审理了全院50%以上的案件。民事速裁:一是扩大范围。根据省高院的要求,结合登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拓宽小额诉讼受案范围,对标的额10万元以下符合条件的案件,经当事人同意,一律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二是简便程序。省高院规定小额速裁审限是一个月,举证期是10天,经与当事人协商后,或放弃举证期限,或给予最长不超过7天的举证期限,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少10天;简化庭审程序,采用门诊式庭审方式,不局限于调查和辩论阶段的区分,并将调解贯穿于庭审全程;采用表格式裁判文书,内容简单易懂,制作简便,立等可取。三是注重引导。发放小额诉讼须知,告知小额诉讼的优势,引导当事人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立案时对小额诉讼案件减半收取诉讼费,让当事人直接感受“利好”而更愿意选择适用;对少量进入执行程序的小额案件,交由快执小分队及时执行,有效实现诉执对接;畅通救济途径,适度降低导入审判监督程序的“门槛”,解除其后顾之忧。截至目前,民事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到55%,同比上升47.02%,且很少申诉、再审、信访的,群众满意度高,司法获得感强。行政速裁:借鉴刑事、民事速裁经验,率先探索行政案件速裁机制,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非诉执行等案件,征得当事人同意,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截至目前,简易程序适用率为92.48%;适用速裁结案件,适用率达85.3%,平均审理期限为31.5天,比普通程序期限缩短天;对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非诉行政审查类案件,法定审查期限30天,适用速裁程序的,2至3天审结,大大缩短了审查周期;对行政处罚类和信息公开类案件,经双方同意,简化庭审程序,当事人放弃举证期限的,在10个工作日给予速裁结果,既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刑事速裁: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以来,公、检、法协调紧密,程序衔接顺畅,并实行“双轨启动”机制,大大提高了适用率,达75%,平均审理周期不超过5天。发挥以审判为中心的职能作用,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刑事辩护率达91%;召开庭前会议20件次,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15案,当庭宣判率占结案总数的85.2%,改变公诉机关指控罪名5案13人。
年上半年,登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件,审结件,收案数创历史新高,结案率达到82.63%,诉讼结案率全市第二。年上半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被郑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荣誉称号,小额诉讼、刑事认罪认罚、家事审判等各项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登封法院实践证明:顶层设计系统化落地是符合司法规律的创新之举,是优化司法资源的治本之策,是满足人民多元司法需求的民心所向,足以证明“案多人少”提法已是过去式,是历史词汇。
登封法院的改革证明:“五点一线”审判管理机制具有可复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