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在很多人看来,农村环境“脏”、农村建房“乱”、农村设施“差”,让一些农民不得不走向城市。然而,如今的乡村正发生着喜人的变化:经过治理后的村庄,不仅变得干净、整洁、文明、卫生,也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吸引着越来越多市民走进乡村休闲、度假……
走进登封市徐庄镇何家门村,干净整洁的村道、随处可见的石头墙、石板路,无处不彰显着小山村的秀美。何家门村位于徐庄镇西部山区,是郑州市级贫困村。全村10个自然村,户人。该村南边与禹州市接壤,西边与汝州市相邻,北边与登封市白坪乡搭界。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少林寺下院一一水峪寺位居村中。
待在深山人未知的秀美山水,因该村所处徐庄镇最西端大熊山深处,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色优美,附近有大熊寨、小熊寨、红石寨、摘星楼、龙潭沟、过风口、仙人谷等美丽的自然风景。
每至春季,万物复苏,满山翠绿,花香扑鼻,沁人心脾;每至夏季,绿树成荫,小溪潺潺,又成为人们的避暑圣地;每至秋季,满山红遍,层林尽染,果香飘飘,秋色伊人;每至冬季,白雪皑皑,山峦叠嶂,庄严肃穆。
大熊山是河南省林业厅年7月批准的省级森林公园,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整个景区以大熊山为中心,主峰海拔米,由于处在登、汝、禹三市交界处,故又有“一鸡鸣三市”之称。
熊山最奇为熊山积雪,大、小熊山主峰,酷似双熊伫立,故有“二熊之称”。熊山四季景色不同,尤以冬季积雪为最。其时,大小山峰若白熊奔驰,蔚为壮观。待春日雪消,独二熊积雪尤存,堪称奇观。
少林寺下院----水峪寺就在何家门村,嵩山少林寺是千年古刹,禅宗祖庭,世人闻名,而少林寺下院水峪寺则是少林寺的附属寺院,与少林寺一脉相承,在古时承载着少林寺储备藏匿物资、僧人休养的职责,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由于地处山区,交通、土地、资源等条件限制,该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年被确定为郑州市贫困村,目前仍未脱贫。通过美丽乡村的创建,打起乡村旅游的大旗,从根本上走出贫穷,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内在动力。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优势,打造出以水峪寺佛禅文化为核心的一核四区(龙潭沟户外休闲区、过风口农事体验区、清凉谷山林经济区、大熊山森林养生区)的旅游发展格局,把何家门的发展纳入徐庄镇总体旅游战略中并彰显出来,让何家门走出去,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来,彻底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原来在外务工的人现在都回来了,在家门口开办农家乐、搞养殖业等,还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
小贴士:为什么水峪寺在徐庄镇?
登封文化专家常松木说:传说该寺原来就在告成镇的水峪村,故名水峪寺。因西天佛祖南海观音痴迷大熊山风景幽雅,林泉秀丽,可做道场,遂于当天晚上向村里的老百姓租借牲口,一夜之间将殿宇迁徙至大熊山下。昱日,天色大亮,饲养者发现牲口通身是汗。不胜惊异,众又发现水峪寺已无踪影,更为惊奇。当发现大熊山下的寺院和水峪寺一模一样时,方知寺院一夜之间向西南迁移了20里。所以这座寺院虽在徐庄镇的大熊山下,人们还习惯称其为水峪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