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登封市新闻
登封市小吃
登封市地理
登封市人口
登封市经济
登封市旅游

书单中华书局2016年11月新书单

★古籍学术★

五十万卷楼藏书目录初编(全2册)

作者:莫伯骥著曾贻芬整理

书号:-7---3

定价:元

莫伯骥(—),字天一,近现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一生喜读书藏书,贮书之所名“五十万卷楼”。所藏善本,大多为宋椠、元刻、旧抄旧校、影宋精抄、古活字本、名家写本等。该书著录宋元明清古籍九百余种,每书均撰写提要,述版本之异同、校雠之优劣、著作之旨趣、内容之得失,并详细介绍著者、刊者、跋者、藏者等,既以征引赅博超越前人,考校纠谬尤多创获,为著录体通变之作,是了解莫氏藏书内容的重要文献。

宋本思溪藏总目(全7册)线装

作者:本书编写组编著

书号:-7---2

定价:元

《思溪藏》是宋版大藏经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者,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因《思溪藏》散佚各地,故学界的了解不多。《宋本思溪藏总目》逐一查勘现存经卷实物(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岩屋寺等地),并参考其中的《圆觉藏目》和《资福藏目》编制而成。以《思溪藏》“千字文”字头排列次序,逐一著录经籍的函次、名称、卷数、译著者、译著情况(即“新译”“旧译”)、收藏状况,以及经籍之内品、会、篇诸子项内容。多卷本经籍在其首卷经名之下标出总卷数。本《总目》可以帮助学界了解《思溪藏》诸如总卷次、孤本要籍、藏经流传等情况,还可提供宋代雕版印制、文字演变等多种情况,学术价值很高。出版本《总目》还将为推进《思溪藏》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小校经阁金文拓本(全十八册)精

作者:刘体智撰

书号:-7---4

定价:元

《小校经阁金文拓本》十八卷,为刘体智《小校经阁金石文字》之一种,辑录了六千五百余件金文拓本,是近代着录金文最为宏富的一部图录。

本书所录金文,乃刘氏三十年之所汇集,上自乾嘉旧拓,下至近代出土诸器,搜罗殆遍,最晚收录至一九三三年安徽寿县出土楚器。初拟印刷二百五十套,然因时局动荡,于一九三五年印完一百八十套而息工,流传至今,所觏尤罕。其所载拓本均是原大影印,且虽系石印,遇有笔画过细及拓本过淡者,则用珂罗版,且部分拓本迄今未见他书着录,故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学者屡称焉。

本书分四十类,三代器有钟、句鑃、錞于、鼎、鬲、甗、卣、罍、壶、尊、觥、觚、觯、端、爵、角、斝、举、彝、敦、簠、簋、盉、匜、盘、杂器、古兵等二十七类,计三千六百三十五件;秦器有权量,汉以下器有鼎、壶、镫、度量衡、洗、钩、杂器、兵、泉笵、符牌、镜、造像等,计十三类,二千八百二十一件(据容庚统计)。每器皆有释文。旧拓本有前人手自题跋者,悉附于后,以备参考。此为传统金石学者所特注意,而近今着录金文所阙如者,可值镜鉴。

由于本书搜罗丰富,品类繁多,年代跨度较长,所收各家拓本原器或有未尝经眼者,难免鉴别未精,真伪参杂。建国后,罗福颐曾作《小校经阁金文伪铭录目》稿,列举了其中伪铭及疑伪者,经罗氏子女整理,发表于《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辑。因系初稿,未及写定,或亦有真器断伪之失,今谨附录于后,仅供读者参考。

小学文献序跋汇编(全十册)精

作者:李国英,周晓文,刘丽群,张健编

书号:-7---6

定价:元

该书搜集了我国现存古代字书的余篇序跋,按照文字、音韵、训诂分成三大类,以善本影印。序跋是古代文献类型之一,是著述正文之外,置于正文前后,由著述的创作者、刻印者、收藏者或由创作者、刻印者请亲属、师友、名家等撰写的表明写作动机、介绍成书过程、概述内容体例、评价意义价值、阐发学术观点、梳理版本源流、记述刻印过程、说明存藏状况等内容的文字。正是序跋丰富而独特的内容,以及它所蕴涵的正文所无的独特的信息,使之具有了独特的价值,成为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学术资源。全书共收为部小学类文献所作序跋篇,其中文字学著作部,序跋篇;音韵学著作部,序跋篇;训诂学著作部,序跋篇。反映了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大致轮廓。

况周颐批点陈蒙庵填词月课·陈蒙庵批校白石道人歌曲(精)

作者:梁基永辑

书号:-7---0

定价:元

本书收录《况周颐批点陈运彰填词课本》与《陈运彰手批白石道人歌曲》二书,外附陈运彰《纫芳簃琐记》《纫芳簃日记》《纫芳簃词》三种。其中《况周颐批点陈运彰填词课本》况周颐与陈运彰的翰墨连璧,是况周颐亲自对陈运彰所填词作的批评修改,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填词指导教材,对今人学习填词,无疑同样有着十分难得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开卷如闻况周颐亲自指授心法。

《白石道人歌曲》五色手批本,以朱孝臧《彊村丛书》本为底本,对全书作了句读,不下四遍,每遍都用不同色笔标点,并取诸家刻本撰为校记,兼采旧说(如张文虎等)为白石词作疏证,均记在书眉上,还校以乾隆甲子姜夔二十世孙姜虬绿写本,过录清代文学家端木埰、周济、郑文焯、谭献等评语,朱墨烂然,是一部研究姜夔词的珍贵版本。其中,绿笔校录的是民国期间争议很大的姜虬绿传钞本。姜虬绿传抄本是姜夔词集的一个孤本,今已下落不明,赖此批校本得以保留基本面目,具有很大的版本价值和研究意义。

曹植集校注(全二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作者:[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

书号:-7--84-4

定价:88元

本书依据曹植作品创作时期的先后,分为建安、黄初、太和三卷,注文诠释语义,尤重对连语的解释,订正旧注,征引史实,以助读者探求其内蕴。末附曹植逸文、旧序、旧评以及曹植年表。本书依据曹植作品创作时期的先后,分为建安、黄初、太和三卷,注文诠释语义,尤重对连语的解释,订正旧注,征引史实,以助读者探求其内蕴。末附曹植逸文、旧序、旧评以及曹植年表。

建安七子集(修订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作者:俞绍初辑校

书号:-7---8

定价:58元

“建安七子”指建安时期(-),活动于曹魏政权的七位文人,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人。“七子”与“三曹”之著述,共同形成了建安文学的繁盛局面。本书即汇纂“建安七子”之诗文赋作,并附录“七子”中王粲的《英雄记》、徐幹的《中论》及刘桢的《毛诗义问》等几种重要著述。此次修订,整理者除了改正错误,增补漏校,还将多年研究心得,吸收入校记与年谱中,注释也更趋完善。

张籍集系年校注(典藏本)精(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作者:[唐]张籍撰徐礼节、余恕诚校注

书号:-7---4

定价:元

张籍(约—约),字文昌,唐代诗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名作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本书由徐礼节、余恕诚整理,用明嘉靖、万历年间《唐张司业诗集》八卷本为底本,校以宋蜀刻残本、明正德刘成德刻本、清代诸本等,并参校历代总集、选集。同时,对诗句进行了注释,为绝大部分诗作作了系年,对既见于张集又见于其他人文集的重出诗作了考据性质的判定,并且较为全面地汇集了后人对张籍的诗评。

鲍照集校注(典藏本)精(全二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南朝宋]鲍照著丁福林、丛玲玲校注

书号:-7---1

定价:元

鲍照(约—),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人,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寒,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鲍照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次整理出版《鲍照集校注》,对鲍照作品所作题解,重在说明主旨大意、题目渊源,解释题目中之人名、地名,其创作年代大略可考者,亦加以辩明;所关人物、地名、史实、名物等,均加以笺释,而偏重以本事之考辨与典故之征引,其中考辨,兼采各家异说,详加辨析;各篇诗文之后有集说。书末附鲍集之辑补、鲍令晖诗、“主要参考书目”以及“历代诸家评论”、“鲍照评传”,以备读者作知人论世之参考。今据我局平装本推出精装,收入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

杜牧集系年校注(典藏本)精(全四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作者:吴在庆撰

书号:-7---8

定价:元

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为底本,并与景苏园影宋本、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本、《全唐诗》本、《全唐文》本、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本以及《唐文粹》《文苑英华》《唐诗纪事》《又玄集》《才调集》所收杜牧诗文一一对校。校勘尽量保持底本原貌,列岀对校本大抵可通文字。并作详细的注释,考证,系年,作品后附历代评论资料。本书除收入《樊川文集》二十卷、《樊川别集》《樊川外集》各一卷外,为了尽量保存文献,以供进一步研究之需,尽管前人视为杜牧诗文而收为杜牧之作中,其实尚存在不少非杜牧之作,但仍予收入本书中,编成的《集外诗一》《集外诗二》《集外诗三》以及《集外文》,所收诗文来源均在各集前做了说明。

李商隐诗歌集解(典藏本)精(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作者:刘学锴,余恕诚著

书号:-7---9

定价:元

本书以明汲古阁刊《唐人八家诗》之《李义山集》(三卷,不分体)为底本,以蒋本《李义山诗集》、姜本《李商隐诗集》等专集为校本,复校勘以唐、宋、元三代主要总集或选本,各诗注释笺评汇集各家专著,后附整理者按语。全书收李商隐所作诗歌作品六百零八首,分为:编年诗(三七九首)、未编年诗(二一四首)、附编诗(十五首),书末附李商隐传记资料、各本序跋凡例、史志书目著录、年表等,以便参阅。

朱淑真集注(典藏本)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作者:[宋]朱淑真撰;[宋]魏仲恭 辑;[宋]郑元佐注;冀勤 辑校

书号:-7---2

定价:58元

朱淑真,约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二、三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初年。自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其作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偏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本集收录朱淑真现存全部作品,主要包括宋魏仲恭辑录、宋郑元佐作注《断肠诗集前集》十卷、《断肠诗集后集》八卷,并将汲古阁毛晋刊印《断肠词》一卷及编者辑录《补遗》一卷作为外编合编于后。

清代起居注册.雍正朝(全55册)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号:-7--01-1

定价:元

起居注是各朝皇帝的言行录,每月编满、汉文各一册,于年底汇封。封前先写成草本,由总办记注官逐条查核增改,再由庶吉士缮写正本。起居注是了解当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在学术研究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研究价值。雍正一朝共十三年,上承康熙,下启乾隆,在有清一代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雍正朝起居注约余册,主要是雍正元年至八年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存雍正朝起居注约余册,均属于雍正八年至十三年的。今两部分合集出版,自此清代雍正一朝起居注册完璧。

《永乐大典常州府》清抄本校注(精)

作者:王继宗校注

书号:-7---3

定价:元

明代永乐年间诏修的《永乐大典》,卷至为“常州府一至十九”,现已佚失。经王继宗先生考证,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洪武常州府志》,即为嘉庆朝常州籍翰林院官员从翰林院抄出的《永乐大典》“常州府一至十九”内容,现根据此本进行点校整理。

该书作为宋、元、明初常州及下属武进、无锡、江阴、宜兴地方志的汇编,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当地史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其二,该书具有相当高的文献辑佚价值,可以据此校辑宋元旧籍与宋元诗文总集。其三,该书是研究《永乐大典》的编纂体例的原始资料。该书的整理以上海图书馆的《洪武常州府志》抄本为底本,参校武进、无锡、江阴、宜兴等地以及相关的史志文献,加以标点校勘。

徐铉集校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二册

作者:李振中校注

书号:-7---5

定价:元

本书录徐铉诗文集《徐公文集》三十卷,后附徐锴诗文、徐铉传记资料、文集序跋著录及年谱。以徐乃昌影宋明州重刊本为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版本及《全唐文》《全唐诗》《全宋诗》《全宋文》等总集与宋人笔记等。笺注一般注出事由、出典,兼及词语解释。全稿采用全式标点。

圣庙祀典图考

作者:[清]顾沅撰

书号:-7--55-4

定价:25元

《圣庙祀典图考》为清人顾沅编撰、孔继尧绘图,共五卷,收录孔子及由汉至清历代配祀孔庙者人之画像,包括孔子弟子及历代名儒,并均附有人物小传。本书版刻画像生动,传文记人物生平及历代配祀孔庙情况,兼具观赏价值及史料价值,亦可视为历代名儒之图文列传。

佛祖道影

作者:虚云大师重辑

书号:-7---0

定价:29元

本书为高僧虚云大师在清释守一《佛祖正宗道影》等书基础上加以增订补正,于年编成,年再加增补。收录由佛祖释迦牟尼、西天初祖迦叶至清代高僧梵天省庵共尊画像,各各系以传赞,并考订法系,依禅、律、天台、慈恩、净土等各宗派祖系编排。图文相配,简明直观的展现了诸高僧之风貌事迹,可作为了解佛教史尤其是禅宗史的入门读物。

仙佛奇踪

作者:[明]洪应明撰

书号:-7--45-5

定价:26元

《仙佛奇踪》为明人洪应明所撰。成书于万历三十年(),共八卷。其中三卷记道家列仙56人,三卷记佛家诸祖54人,均有版刻画像及人物故事,并附《长生诠》一卷,辑录道典中长生之术;《无生诀》一卷,辑录佛典中列祖语录。本书画像部分据民国武进陶氏重刊明月旦堂本影印,并据日藏万历序刊本补录传记若干,图文相配,版刻精美,故事生动,并可作为了解佛道两教文化之门径。

脩石斋藏汉画像砖石图册(精)

作者:陈建新,唱婉编

书号:-7---7

定价:元

脩石斋是位于北京的一家私人收藏机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汉画像石、砖的收藏,今已藏有石、砖余方。这批石、砖收集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苏北、鲁南(原东汉下邳国地域)地区的民间。这里历来是中国汉画像石、砖出土最集中的地区。脩石斋所藏汉画像石、砖所涉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基本涵盖了汉画像石、砖的所有题材,其中不乏精品,如六方打马球砖,系国内首次发现的珍贵文物,作者曾撰文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引起学界高度重视。

北云集(精)

作者:林志钧著林庚选辑

书号:-7---5

定价:元

林志钧先生是我国闽派著名诗人,法学家和哲学巨匠。其一生交游甚广,与清末民初王闿运、林琴南、陈三立、樊增祥、梁启超、姚茫父、余绍宋等知名人士相熟,在诗酒盘桓间,多有创作,散见于《北云集》中,并诚请闽侯陈陶心为此书注。《北云集》不分卷,收录诗二百余首,自光绪三十四年记起,止于一九五一年;另有文三十二篇,记录了著者的人生经历、所见所闻,集中体现了林志钧的学术主张、思想流变等,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资料。

林志钧《帖考》手稿(精)

作者:林志钧著清华大学图书馆辑

书号:-7---7

定价:元

本书为著名诗人、法学家、哲学家林志钧先生的帖学论著,所据底本为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帖考》手稿,共面,约15万字。全书共28篇,考证法帖20余种,包括《淳化阁帖》《澄清堂帖》《三希堂帖》等。本书内容齐全,字迹工整,拟用黑白影印的方式将这部珍贵手稿出版。

古文异体关系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者:李春桃著

书号:-7---3

定价:元

书稿考察了出土古文字资料和传抄古文字资料,将其中古文形体与其释文存在差异的现象进行了梳理,按照上古音系统排列,一一解释每组异体的形、音,考释古文,论证释文与古文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工作对今天的古文字研究特别是战国文字的研究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

先秦诸子文献的形成

作者:刘全志著

书号:-7---1

定价:78元

从春秋末期至秦国统一前,这一阶段的文化活动主体显然是以先秦诸子为代表的士人阶层。诸子各家观点不同,学派理念有别,但他们所从事文化活动都以一定的知识、观念为基础,即通过对某类知识、观念的衍生,进而提升出学派的立身准则和价值追求,而诸子文献则是这一文化活动的文本化成果。本书力求通过挖掘知识、观念衍生序列背后的文化制度,来展现出先秦诸子著述的基本轨迹。

本书所谓的知识、观念、制度均是取其广义:知识是指一个时代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看法和认识;而观念则是知识的综合和系统化。一定的知识、观念通过某种文化制度、运行途径,又衍生出新的知识、观念,进而形成了多种类别的文献体系。与此同时,这一文献体系也会反过来促使新的知识、观念、文献文本的衍生和发展。所谓的文化制度,包括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种习惯、风俗、传统等,即它不但指朝廷的纲常政制、刑法律典,而且指民间的家规族法、习俗惯例,乃至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风俗习惯。结合这些知识、观念、文化制度的定义,本书把先秦诸子所面对的知识、观念分为礼乐教化、道家谋略、实用技艺、政治综合等四个类别,力求通过这些知识、观念背后的各种文化制度,来呈现先秦诸子著述的基本过程。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精)--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作者:钱穆著

书号:-7--43-1

定价:35元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于1年设立了“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由新亚书院的创办人钱穆先生首讲,之后三十多年来,每年一次邀请著名学者到院主持讲座,成为学院的盛事。讲座意在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对中国文化阐析发挥,以彰显中国文化千门万户的风貌。我们精选了其中八种,形成了这套讲座系列读本。

钱宾四先生通过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国的民族性,以及中国文化的特征。论述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行为、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的文化结构,并将其与西方文化作比较,指出了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得出“中国人要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中国文化”的结论。作者意在唤醒国人对中国文化价值的认识,以期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文化事业。

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精)--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作者:朱光潜著

书号:-7--39-4

定价:30元

意大利思想家维柯的《新科学》的重要性不下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美学家朱光潜晚年投入最多精力完成的一部重量级译作。朱光潜在翻译的同时,还对《新科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本书中,朱光潜先是扼要介绍了《新科学》的精髓,认为维柯研究历史时强调穷本求源,以部落自然法为起点,论证人类及社会制度的发展;后又透视维柯的诗学和美学,分析了维柯对西方哲学的革新和中国美学的巨大影响,并带出了朱光潜自己对自由及人道主义的追求。

中国的自由传统--(精)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作者:狄百瑞著李弘祺译

书号:-7--38-7

定价:35元

本书以中国宋明理学的传统为脉络,讨论中国思想中的自由主义特质,论及新儒学“学以为己”的个人自发色彩。强调自得、相互激励等价值的教育思想,以及明代知识分子自任于天下的责任感,认为黄宗羲正代表了这种自由主义特质的新综合。最后,对这种自由思想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困境进行了讨论。

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精)--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作者:杨联陞著

书号:-7--81-3

定价:32元

“报”、“保”、“包”在中国文化中意义重大。“报”含报偿、报答、报仇等意义;“保”指能够保有、保持之意;“包”指全部保任、负全责,三者都是中国社会关系中重要的基础。本书阐述了这三个字意由古及今的演变,以及各自引申出的相关复合词。

文献语言学(第三辑)

作者:华学诚主编

书号:-7---0

定价:76元

该辑收录有16篇文章:《试论陆宗达、王宁先生对当代训诂学的主要贡献》《汉字学的理论创新与系统建构》属语言学史的探讨;《文献中体现的思想观点、概念义理考察与早期佛经鉴别》《“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之“御”何解》《“铜斗、泼天、泼天閧、拨天关、泼家私”考释》《世说新语“是”字研究及判断动词“是”的产生及发展》《论强势模式控制下的四字格创造与改造》探讨训诂学有关问题;《经典释文间接注音研究》《论严(酽)韵及《广韵》开合分韵》《新增直音说文韵府群玉直音互注的声母现象》《从官话指南方言对译本看官话与沪方言粤方言异文表达》《字学备要音系与登封方音》《从诗经世本古义“叶音”看明末漳州方言声母系统》以文献为依据探讨音韵学有关问题;《裘锡圭先生对周礼正义点校本的订正》《语言自迩集?异读字音表的探究与校理》《韩诗外传卷一校补》则是古籍校勘的实践。

韩城方言调查研究--陕西方言重点调查研究

作者:徐朋彪,秋谷裕幸著

书号:-7--12-3

定价:58元

作者对地处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的韩城的方言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挖掘,客观、细致地描写了韩城的语言事实,讨论了韩城方言的音变、异读、特殊语词、语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调查韩城的同时,还调查了山西霍州话。其调查研究目标是,利用韩城、霍州以及其他材料,构拟汾河片方言的共同母语。霍州话的材料,也有利于其他学者的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精)

作者:陆宗达,俞敏著

书号:-7---8

定价:48元

全书共分九章,以北京话为主,并用上海、广州、厦门和梅县的方言做比较,以证明某些现象是整个汉语里普遍存在的,不只是北京话独有。另外,此书可以帮助别的方言区的人学习北京话。在方法上,着重说的是语言,并不局限在方块字的字面上。

★大众普及★

宋云彬日记(全三册)

作者:宋云彬撰海宁市档案局编

书号:-7---2

定价:元

宋云彬(—),著名文史学者、杂文家、民主人士,浙江海宁人。《宋云彬日记》包括《桂林日记》(年12月—年8月)、《昆明日记》(年3月—年6月)、《北游日记》(年2月—年8月)、《北京日记》(年9月—年6月)、《杭州日记》(年9月—年2月)、《甲午日记》(年1月—年12月)、《乙未日记》(年1月—年11月)、《日记》(年6月—年6月)、《昨非庵日记》(年2月—0年2月)、《无愧室日记》(0年2月—2年12月)、《深柳读书堂日记》(3年1月—6年8月)等。宋云彬以一个文化名人独特的视角,真实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涉及到余位现代名人,反映了社会变革时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黄季陆先生怀往文集(全2册)

作者:黄季陆著

书号:-7---8

定价:98元

作者12岁(年)时即任四川小学生保路同志会会长,既长,活跃于政界、文化界,曾任加拿大《醒华日报》总编辑、成都大学教授、中国国民党内政部常务次长、四川大学校长、南京政府内政部次长,参与和经历了民国时期的一系列政治、社会、文化活动,这些,在这部文集中有细致的描述,可供民国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庄子今注今译(精)全二册

作者:陈鼓应注译

书号:-7---7

定价:元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又是优秀文学作品,几千年来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庄子今注今译》参考了古今中外各种校注本,择善而从,对《庄子》全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是一部经典的《庄子》通俗读本。本书最早于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华书局于年以繁体字再度印行。其后作者又对注译的老、庄两书分别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继续交由中华书局出版。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重排发行,7年北京商务印书馆以简体字排版印行。后中华书局以台湾商务印书馆本为基础,吸收了北京商务印书馆简体字本的新修订内容,再与中华原版复校,改正了原版的一些排印错误,全书增删异动之处约一百多条。中华书局这次重排本,是作者自己最为满意的一个修订本。此次作为著作集之一种而再版。

桃花扇--中华经典名剧

作者:[清]孔尚任著谢雍君评注朱方遒评注

-7---2

定价:28元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孔尚任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三百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此剧表现了明末时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铖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原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即作者自己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长生殿--中华经典名剧

作者:翁敏华,陈劲松评注

-7---7

定价:24元

《长生殿》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通过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同时又表达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西厢记--中华经典名剧

作者:王春晓评注

书号:-7--19-1

定价:23元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五楔子。《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本次整理以权威版本为底本,详细注释,并深入分析其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可使读者深入理解和领会元杂剧的艺术魅力。

牡丹亭--中华经典名剧

作者:[明]汤显祖著蔺文锐评注

书号:-7---5

定价:28元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她的为情而生生死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六韬--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

作者:陈曦译注

书号:-7---0

定价:25元

《六韬》汇综了先秦兵学的诸多精华,内容丰富。其中,《文韬》论治国用人,《武韬》论用兵,《龙韬》论军事编制,《虎韬》论特殊作战、武器和阵型,《豹韬》论战术使用,《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自西汉以后,逐渐受到重视。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始,《武经七书》成为武试必读的书,对中国兵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它采用文王与姜太公问答的形式,对前代的儒、道、法各家也兼收并蓄,儒家发民贵君轻,道家的清静无为,法家的赏信罚必,《六韬》都加以吸收包容。

春秋公羊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

作者:黄铭,曾亦译注

书号:-7---3

定价:56元

《春秋公羊传》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年至前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公羊学大盛于西汉,历代注疏研究均不乏其人,名家有董仲舒,何休,清代常州学派与康有为等。本次出版我们约请国内公羊学研究著名学者上海同济大学曾亦教授对全书进行详尽注释与翻译。顾及义例阐发与普及串讲两个层面,是《春秋公羊传》的较好普及读本。

春秋穀梁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

作者:徐正英,邹皓译注

书号:-7--14-0

定价:58元

《春秋穀梁传》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穀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撰《春秋穀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穀梁传疏》,为清人阮元《十三经注疏》所收录。《春秋穀梁传》在西汉宣帝时曾经盛极一时,是研究先秦到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梦溪笔谈--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

作者:诸雨辰译注

书号:-7---0

定价:54元

《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所作笔记文字的结集,是他一生学问最精华部分的结晶,包括制度史、财政史、音乐学、天文历算学、医药学、地理地图学、考古学、诗学及书画学、音韵学、文献考证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一些逸闻轶事、杂记琐谈等。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资料,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则被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文徵明书草堂十志--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0

定价:36元

文徵明(-),初名璧(亦作壁),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工诗文书画,为明代艺坛宗师。擅小楷、行书。楷书宗钟繇、二王,行书师法智永、集王《圣教序》、苏轼、赵孟頫,大字仿黄庭坚。

文征明小楷书《草堂十志》,纸本,册页,纵23.2厘米,横28.4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字迹清秀、婀娜多姿,是文徵明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祝允明书前后出师表--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3

定价:36元

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生有歧指,故自号枝指生、枝指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法家,与唐寅、文征明、徐贞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祝允明出生于官宦书香世家,祖父祝颢和外祖父徐有贞影响很大。岳父李应祯为当时著名书法家。祝允明自幼随李应桢学楷书,行草则得徐有贞真传,中年后涉猎渐广,自魏晋钟王以迄元之赵孟頫,莫不抚撷英咀华,兼收并蓄,至晚年时始由博返约,熔铸出自己的个人风格。祝允明小楷《前后出师表》,彩笺本,纵22厘米;横.5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文徵明书南华经--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11-7

定价:49元

文徵明小楷书《庄子南华经》册,书录《庄子》“内篇”部分:《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世间》、《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计7篇。自题跋云:“余昨岁为世程书,原道自念髦衰多病,不知明岁尚能小楷否?或笑八十老翁,旦暮人耳,何可岁年期邪!不意今复书此,然比来风湿交攻,臂指拘窘,不复向时便利矣。乙卯十月八日徵明识。”

小楷《庄子南华经》,整册作品近10字,从头至尾,字字匀称端庄,无一笔苟且。用笔干净果断,点画坚挺刚健,极富力度。神采奕奕,挺然秀出而有创意,堪称文徵明晚年小楷代表之作。

董其昌书乐志论月赋--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7

定价:36元

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董其昌小楷《月赋》。此卷后自题中可知,此作是明万历二十九年写给其子祖常的,书家时年四十有七,正当盛年。书家这卷传世精品佳作为纸本,高28厘米,横.7厘米。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董其昌《临古卷》,其中有一段小楷《温泉赋》《竹扇赋》,其规格高19厘米,横47厘米。这段二十四行、计二百五十三字的珍迹,书于明万里二十六年。

编者谨将上述两件小楷墨迹原大、放大印出,供读者欣赏、临习。

文徵明书盛应期墓志铭--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1-4

定价:45元

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盛应期,字思征。明弘治进士,授都水主事,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改抚江西。奏免杂赋,积谷备荒,人民德之。明嘉靖十四年病故家中。文徵明为其撰并书近二千言的墓志铭。这件长卷中,文徵明饱含深情,赞扬盛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迹。

这件珍迹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其规格为高18.8厘米,横.5厘米。

文徵明书赤壁赋--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1-0

定价:36元

在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文徵明小楷书《前后赤壁赋》。此作高二十一点二厘米,横七十四点二厘米,系书家八十二岁时书写。在故宫博物院,分别藏有其明嘉靖二十六年小楷书《前后赤壁赋》、嘉靖九年小楷书《赤壁赋》,嘉靖三十四年小楷书《后赤壁赋》。其中《前后赤壁赋》高28.8厘米,横73.9厘米。《赤壁赋》《后赤壁赋》高均24.9厘米。在上海博物馆,藏有其嘉靖十八年小楷书《后赤壁赋》,高21厘米。

编者谨将上述文氏小楷书作推出,供广大读者欣赏、临习。

文徵明书雪赋月赋--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4

定价:36元

《书法》杂志一九七八年第三期刊载周道振先生收藏的文徵明小楷《雪赋》《月赋》。这件文氏乌丝格小楷,计十二幅,幅高17.5厘米,宽6.5厘米,书于明代嘉靖二十九年,书家时年八十一岁。

在扬州市博物馆,藏有一件文徵明小楷《出师表》,此作高19.9厘米,横28.9厘米,书于嘉靖二十七年,书家时年七十九岁。

编者特将上述两件珍迹原大、放大印出,供读者欣赏、临习。

文徵明书莲社图记--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1-1

定价:45元

本书收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三种。其一藏于山东博物馆,册页,纸本,高二十八点五厘米,横十四厘米。此作落款“嘉靖十三年春三月既望,衡山文徵明书”。书家时年六十五岁。《书法》杂志一九八七年第一期首登载此作。按此版心高度,编者将这件墨迹印出。与此同时,还将其放大百分之十五印出。其二曾经周道振先生收藏。此作为一九八四年上海书画出版社《文徵明小楷七种》中之一种。落款“嘉靖己丑春三月有三日,长沙文徵明书。”此作书于嘉靖八年,书家时年六十岁。参照原书,编者按版心高21厘米,横10厘米,将其印出。其三曾在《艺苑掇英》刊载。这件册页高25.5厘米,横九点八厘米。

编者将上述三件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合集推出,供读者参阅临习。

俞和临乐毅论--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6

定价:36元

元代书家俞和,字子中,号紫芝生,桐江(今浙江桐庐)人,寓居杭州,隐居不仕。晚年移居湖北黄冈。俞和早年曾学书于赵孟頫,得赵氏真传。有方家评说:元人中学赵功力之深,俞氏为最。亦有人言:俞书逼似赵书。好事者每以其书改款充为赵书,竟可乱真。故有人认为赵书《汲黯传》为俞和所书。

元至正十九年和二十年,俞和曾两次临《乐毅论》。这两件书作,均系书家传世精品佳作。其至正十九年临《乐毅论》,曾于中华民国时期珂罗版印行。其五十四岁临《乐毅论》,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此卷高24.7厘米,横68.5厘米。此卷第九行后漏书一行,计十八字。

编者谨将上述两件俞和临《乐毅论》推出,供广大读者欣赏、临习。因其至正十九年临本珍迹下落不知,编者只能根据当年珂罗版印本,尝试彩色印出。与此同时,将珂罗版印本附印于后,供读者赏阅。

赵孟頫书黄庭经无逸--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作者:孙宝文编

书号:-7---2

定价:39元

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赵孟頫小楷《黄庭经》。这件书作为纸本,高26.5厘米,横.5厘米。其后有赵孟頫好友邓文原题跋:“小楷欲萧散自得而法度森严,虽古人亦难之,当今子昂为第一。余见所临黄庭经多矣,此尤为得意者也。”

在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件元代杨桓篆书、赵孟頫小楷《尚书无逸》合卷。赵书《无逸》高27.2厘米,横77.4厘米。

编者谨将上述两件赵氏珍迹原大、放大推出,供广大读者欣赏、临习。

弟子规(附毛笔字帖)

作者:肖鹏编撰王天桥英译胡其贤书写

书号:-7---2

定价:76元

《弟子规学习手册毛笔字帖》分为《弟子规学习手册》和《弟子规毛笔字帖》两册。

《弟子规学习手册》根据国学经典精易快乐学习的理念,将《弟子规》依照原文次序依次分为30课。每课首列经典原文,原文全部大字注音,下列译文注释,最后附有经典原文的英文翻译。

《弟子规毛笔字帖》是由青年书法教师胡其贤书写的《弟子规》繁体全文,每页二十四字,前一页为书法的笔迹,可供学生欣赏、观摩;后一页为书法字迹暗纹,可供学生练习书法时临摹使用。

《中国诗词大会》(青少版)1

作者: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编

-7---9

定价:25元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档大型、全国性的有关中国古代诗词记诵、吟读的文化、娱乐性栏目。活动聘请康震、蒙曼、王立群等专家和央视公众人物作为嘉宾,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共录制10集。以选手记诵诗词多少决定在擂台停留时间的长短,最后决出一名终极站擂者。设计题目共个,诗词取材范围,上自先秦,下至近代,内容涉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典章制度、风土民俗、成语民谣、格言俗语等部分。本书即根据栏目所用题库,选择适合青少年知识特征的内容,整理、润色而成。

中国诗词大会(青少版)2

作者: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供稿

书号:-7---1

定价:28元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档大型、全国性的有关中国古代诗词记诵、吟读的文化、娱乐性栏目。节目设计题目共个,诗词取材范围,上自先秦,下至近代,内容涉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典章制度、风土民俗、成语民谣、格言俗语等部分。本书即根据栏目所用题库,选择适合青少年知识特征的内容,整理、润色而成。图书分两册,单独书号,单独定价。这是该书的第2部分。

嘉德讲堂(第一辑)

作者:潘公凯等著

书号:-7---5

定价:49元

本书收录嘉德讲堂举办的以绘画为主题的十余场讲座的报告,包括潘公凯《从潘天寿看中国话的传承和发展》、王鲁湘《墨比天高——李可染的水墨艺术》、杨丹霞《怀袖雅物妙无穷》等,不仅介绍了绘画知识,还介绍了欣赏、鉴别知识,并穿插有生动的小故事,通俗易懂,是较好的绘画艺术普及读物。

一声千两——收藏家坂本五郎自传

作者:[日本]坂本五郎著吴罗娟译

书号:-7--87-5

定价:46元

本书为日本著名收藏家坂本五郎自传,讲述了他从对古董一窍不通,到发展为日本当今最具影响的古董商号“不言堂”的创始人,以及他一生的收藏拍卖经历。书中还展示了他自己一生积累的明辨善鉴之真知慧解,可供文物艺术收藏者借鉴。他是二战后日本新崛起的一代国际古董商,搜罗的稀世宝物有不少可见于东京博物馆、奈良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等。他被欧洲人誉为“小拿破仑”,在欧洲拍卖场上,屡次缔造中国瓷器新的拍卖纪录,同时他不断地把自己的藏品捐献给各地艺术馆,显示出他的人格魅力。

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精)全三册

作者:寇勤编

书号:-7---3

定价:元

本书为著名收藏家翁万戈先生早年拍摄的海外博物馆藏中国文物摄影作品精选集。书中除了向读者展示这些海外中国文物外,还通过对文物作品本身的整体描述、入藏时间、价值认定、流转故事等方面的介绍,从而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中国文物流散情况及其目前的归宿。本书既是国人海外文化之旅的导引指南,也是查询海外馆藏文物的权威工具书。很值得文博界、收藏界、文物艺术品爱好者收藏阅读。

我的种菜歌(精)

作者:孙冰川著

书号:-7---8

定价:48元

本书为作者撰写的随笔、杂文集,共篇,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领域,如《佛门之外看丹霞烧佛》《“胡说八道”的文化猜想》《蒲松龄说“俗不可耐”》《想得开就不妨终日忙碌》《佛道与中国的“孝道”》等,内容言之有物,语言通畅洒脱,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可读性。

马尔智蜜月日记

作者:马尔智著

书号:-7---6

定价:98元

本书是年夏天,美国马尔智夫妇在杭州西湖度蜜月期间的日记。这对年轻人,在西湖边筑就温暖的爱巢,他们一通泛舟湖上,行走于街巷,用镜头记录下这座江南城市的美丽风姿。八十多年过去了,尘封的照片虽有些泛黄,故事却更显得温馨,反复开启了一坛陈年的女儿红,弥漫着幽怨浓郁的文化芳香。东亚艺术史专家马尔智,用文字记录下了这次难忘的人生经历,我们不妨称之为《蜜月日记》吧。人们可以一边阅读“日记”,一边读着“老照片”,与他们一起回到年的那个夏天,共同解读西湖的前世今生。

物欲《红楼梦》——清朝贵族生活

作者:侯会著

书号:-7--36-2

定价:45元

历来解析《红楼梦》者,多从爱情、伦理、政治、哲学等角度入手。《红楼梦:贵族生活揭秘》独辟蹊径,试着从物质生活、银钱经济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红楼梦:贵族生活揭秘》共五十小节,分为三辑。

第一辑“衣食住行”,试着由贾府的物质生活,探究小说的主旨和作者的志趣。《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衣食住行,代表着那个时代最奢华的物质享受水准,大有超越皇家的势头。本辑在探讨衣食住行的同时,还有不少独到的解读、有趣的发现。

第二辑“银钱经济”,进一步由经济的角度







































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fnegzx.com/dfsdl/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