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受地域的影响,登封东部与西部语言习惯亦有差异。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又产生了俗语、谚语、歇后语等语言习惯和语言崇拜,各行业因各自需要也形成了不同的行话。
方言
在中国文化中,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
也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
人类文明,始自语言,后生文字
嵩山,位居中原,九州之中
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登封,居嵩山之阳,是“华夏第一都”
是诞生华夏民族的重要地方
承载着华夏民族文明的登封方言
登封方言特征登封方言的特征:儿化、转音、缩合音、等
称谓:血亲、姻亲、亲属、乡邻称谓
语言崇拜语言崇拜分为:盟誓、赌咒、勾手
盟誓主要分为对天、对神和歃血盟誓
民间人们相处中每遇事物混淆不清时
就用赌咒以取得对方信任
或赌咒骂作恶者,或赌咒以自明
民间少儿玩耍时,常伸出手指相拉以发誓
语言禁忌日常生活中,人们忌讳听到不吉利的凶语
常改用一些中性词代替,就产生了语言禁忌
民间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理
登封民间平时不能使用亵渎性质的词语
登封人向有尊祖敬宗的传统习俗
祖先的名字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
民间忌小孩儿模仿口吃,尤其是在下雨天
小孩儿忌捅燕子窝,俗以为会瞎眼的
此外,人们对一些数字也很忌讳
咒语咒语,是登封的口头语言禁忌
平常不说出口,特别是降灾的咒语
一旦说出口,即希望对方招致晦气
登封民间流传的咒语分两类:除灾和降灾
在中国文化中,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也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人类文明,始自语言,后生文字。嵩山,位居中原,九州之中,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登封,居嵩山之阳,是“华夏第一都”的地方,是诞生华夏民族的重要地方。承载着华夏民族文明的登封方言,历史悠久,世代身口相传,且具中原和北方语言特点,具有不易改变的稳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通话在学校推广,青少年使用方言词汇者渐少。登封方言,俗称登封话,属北方方言,与普通话比较,有同有异。
上节回顾:登封民俗志之游乐民俗
下节预告:登封民俗志之武术民俗
原作者:《登封民俗志》编纂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转自登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