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的河南老乡直接拉到文末
???
小编是登封的
看了下面的视频,想家了
登封老乡我们这里见
???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
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再过15天,真的就要过年了。
有点激动,也有点惶恐。
激动,是因为终于可以回到牵挂了自己一年的人的身边。
惶恐,是不知道能不能带着他们期待的样子回去。
通讯发达交通便利的今天,
让离开变得“说走就走”,
让思念变得漫长无道。
欣喜的是,
重逢时,
眼里还是熟悉的温柔,
味蕾永远记得家的味道。
我的家乡是登封
一个不大但是很热闹的小城
这里的人生活节奏很慢
人与人的距离很近
在登封以外的地方
两三句扯到登封都会相视而笑
勾勒出彼此对登封的向往
这里有少林寺,
所以很多人提起来登封,
除了少林寺,
就是:
“你们那武校可多…”
“你们那塔沟很出名!”
“你们那老打架…”
“听说你们那的人都会武术?”
这样的评价…
图/刘客白
但在很多登封人的记忆里,
更多的是这座城市里发生的点点滴滴留下的印记。
图/刘客白
提起商埠街,
就会勾起很多人过往的回忆。
依然是老登封人心里的那一条“正街”,
百货大楼是为首,
中岳百货楼结尾;
森马、以纯、美特斯邦威…
这条路上曾经走着登封最洋气的一群人。
登封人对于烧饼也有一种执着,
这满大街的烧饼店足以说明一二,
“三班倒”的生活作息,让“烧饼”这种简单抵饱的食物
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特殊腌制的豆腐串、散发着贵族气息的茶叶蛋、
焦香的芝麻盖、外焦里嫩的口感、都是人们的心头好。
每一家烧饼店,都是登封人生活的一部分。
“我迫切的想吃一碗登封炒刀削面,迫切!
此刻郑州要是有,打车也要去,不能看,不能想,这是病!”
登封的孩子,
你跟他说起来刀削面,
他能给你说上三天三夜,
从邮政局对面的特味刀削面、登封第一面,
到现在风靡登封的品品味刀削面…
balabalabala能给你逼逼叨的口水流一盆。
在外生活多年,
看到餐厅食堂或者路边有刀削面,
都会有亲切感,
但是一端上来,就会失望到极点。
为啥?因为登封的孩子都被家乡刀削面的味道给俘虏了,
外面的刀削面不是汤汤水水,就是味道淡的不行,
差评!
看来吃刀削面还是要回家吃…
有没有这样一种美食,
让你忘记目的地中途下车,
就为了吃上一口。
登封还有一样东西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烩面,如果说滋补烩面、咖喱烩面是郑州人的偏爱的话,
那羊汤烩面特有的膻味和羊油辣椒泡制后的汤水,
那是登封人一周必须尝一次的味觉盛宴。
走在大街上,很多细节你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越来越多的公园可供市民们休闲娱乐选择。
图/刘客白
图/刘客白
街上的车越来越多
图/刘客白
一老人路过嵩山广场工地,
此时距广场项目重建已经过去多年,
这里成为登封市民的伤心地
图/刘客白
中岳大街变成了一条容易拥堵的路,
时不时会听到司机在唠叨:
“哪来镇多车!”
不知不觉,登封的公交线路也有了10路公交…
上面的名字也是让人眼花缭乱,
很多不经常回来的可能都不知道哪是哪……
图/刘客白
甚至夜市,你可能都不知道,
东关街夜市,比老夜市更有名气了现在。
但老夜市毕竟是承载着我光膀子
和朋友喝啤酒夏天记忆的地方。
每家小店都开了很多年。
东关街夜市上的美食琳琅满目,
让人挑花了眼。
杯子和杯子碰在一起的时候,
很多人会忘记这条路旁边的
嵩山影剧院和嵩山广场,
曾经见证过多少登封的历史…
很多登封人的记忆里,
都忘不了在这个广场上看到的一切,
爬到公园大象鼻子上的小孩,
慢慢已经长大…
刨冰摊上看录像、唱歌的年轻人,
如今也慢慢成熟…
曾经在这块场地打篮球的孩子们,
或许现在已经换到其他场地,
或者因为生活忙碌不再摸篮球…
但每每想到那段时光,
或许还是会咧着嘴笑…
这些年来
城市的人越来越多
老家的人越来越少
只剩年迈的父辈祖辈和年幼的孩童
当我们到城市追逐自己梦想的时候
背后有多少人在思念着我们
不管我们成功失败
他们都会在老家等着我们
过年到家的时候
把最暖和的被褥留给我们
最可口的饭菜端给我们
老家的感情
憋在胸口说不出
我爱你
老家登封
你记忆中的登封是怎样的?
文末留言区见
如果你是登封人,
欢迎你扫码加入登封小分队
如果你是在外打拼的登封老乡,
也欢迎你扫码加入
和校友们一起唠唠
↓↓↓
快过年了,
回家虽然是个开心事,
可是怎么回家却成了烦心事!
火车不好买票,汽车不好买票,怎么办呢?
别忘了,我们可以“拼车”啊
轻松解决回家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