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登封市新闻
登封市小吃
登封市地理
登封市人口
登封市经济
登封市旅游

登封名驻村第一书记赴兰考ldqu

扶贫如何更精准?产业怎样来精选?美丽乡村咋来建?驻村帮扶咋能实打实?登封的驻村第一书记到兰考取“真经”。

▲登封的驻村第一书记来到兰考

春分时节,桐花待绽。

春色渐浓的兰考大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名省、市、县派驻登封市的驻村第一书记,到全省首个脱贫摘帽县“取经”来了。

我省计划年所有贫困县总体脱贫,郑州市要求年实现除政策性托底外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占全市三分之一的登封市,提出争创全市第一、全省前列的脱贫目标。

扶贫如何更精准?产业怎样来精选?美丽乡村咋来建?驻村帮扶咋能实打实?驻村第一书记,在兰考县能取到最想要的“真经”。

问计各路“专家”

3月19日,为期一周的年度登封市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在兰考县开班。

脱贫攻坚事务缠身的第一书记,带着嵩山下春天的泥土,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聆听学者授课,问计各路“专家”。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有了脱贫攻坚的最新精神。来自省委党校的教授,第一时间讲授了精准扶贫的难点与思路、如何准确理解和实施乡村振兴。

兰考作为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其遍布城乡的普惠金融服务站吸引了各地的参观者。中国人民银行兰考支行的专家,向第一书记们传授了如何帮贫困户申请、使用小额贷款。

兰考县开展以争创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村庄为主要内容的“四面红旗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建红旗村”的仪封乡代庄村,成为全省基层党建学习基地,迎来了各地的考察团前来“取经”。

3月20日晚上的乡村书记对话会,请来了代庄村党支部书记代玉建,与驻村第一书记对话交流。

代庄村是兰考的“基层党建红旗村”,该村的发展源于基层党组织焕发的活力,年轻党员的回流,让村里换了风气,改了面貌。代玉建说,“评选‘四面红旗村’,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比学赶帮超的意识。”

第一书记的问答

▲听兰考县干部讲脱贫致富故事

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强调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等问题,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葡萄架乡杜寨村的大棚蜜瓜种植,谷营镇霍寨村的特色养殖业,固阳镇范场村的泡桐民族乐器加工……几天来,第一书记行走在兰考大地,一幅幅产业发展的画卷让他们羡慕不已: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脱贫奔小康不落一户一人,在兰考县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杜寨村蜜瓜种植示范园区,座钢架拱棚坐落有致。兰考县水利局驻该村第一书记张静介绍,村两委采取“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思路,将贫困户组织起来发展蜜瓜种植产业,激发了干群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

“李书记,你们村今年准备发展什么产业?”“田书记,我们村准备发展桑蚕养殖业,你这专家给把把关”?

李书记是郑州市市场发展局驻石道乡后河村第一书记李刚,他今年为村里建了7个大棚,准备上马桑蚕养殖产业。田书记是郑州市农委驻石道乡李爻村第一书记田永利,作为年8月驻村的老书记,这是他在李爻村的第二个任期。

走出园区,李刚急忙还扯住田永利的胳膊,问个不停。

现场参观学习意犹未尽。车厢里,餐桌上,休息时,散步时,第一书记谈论最多的都是自己村庄的产业发展。

焦桐下的考问

▲焦桐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带领群众用“农桐间作”的方式治理风沙,成效不凡。今日兰考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坝头堤岸,随处可见泡桐的矫健身姿。

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焦裕禄亲手种植的一棵泡桐已长成两人合抱的参天大树,被人亲切地称为“焦桐”。

上午专家授课,下午现场教学,晚上分组讨论。3月22日下午,课堂被搬到了“焦桐”树下。

此次培训班领队、登封市驻村办副主任王刚,回答了第一书记抛来的一连串问题:“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是一面镜子,第一书记要照照这面镜子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要反思我们扶贫的工作作风是否踏实?”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重点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驻村、帮扶,党建、产业,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定要让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培训结束前的学习心得分享会上,驻村第一书记纷纷表示。

焦桐下、黄河边、教室里、餐桌前,第一书记们围绕这些话题不断探讨,也在不断重新审视驻村帮扶。

一周的培训结束了。随着名驻村第一书记脚步的远去,焦裕禄精神的种子将被他们带回到贫困的村庄,像“焦桐”一样,根越扎越深,树越长越高,花越开越艳。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赞赏

长按







































白癫疯不治疗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fnegzx.com/dfsxw/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