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记者从登封市人民法院获悉,该院今日正式发布“智慧查控执行员”系统。据介绍,该系统是在该院推行的“执行案件全流程节点短信推送”系统上,再攻关、再发力的成果,该系统依托最高院“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将“查控车间”打造成一个无人工的“智能车间”,实现更精准、更快速的查控操作。
省人工:批量查询,自动生成
在实际执行工作中,一个案件往往有多名被执行人,涉案银行账户动辄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更多,这都需要执行员逐个账户去进行人工查控,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部分案件需要续冻、续封时,在面对繁杂的工作事项时,执行员进行人工操作还有可能出现遗忘、漏封等情况,导致错失最佳办案时机。
登封法院院长郭晓堃介绍,在“智慧查控执行员”系统中,执行员只需一键输入查控指令,设定查控任务,系统将代替人工,自动锁定、抓取大数据,实现自动批量查询、自动计算冻结资金额度、自动续冻资金、提醒续封等查控节点全流程事务性工作,并自动收集反馈结果,随案自动填写生成相应制式文书,查控工作全天候不间断开展、各节点无缝衔接,能节省大量人工,上述问题不仅迎刃而解,还将执行员从单一、机械的查控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更好地完成其他执行节点的工作,有力推动了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化,一定程度上缓解执行环节案多人少的矛盾。
省时间:系统不停歇
“智慧查控执行员”系统可以代替人工,7×24小时持续不间断工作,夜间也可以自动切换各个界面、完成各个环节的操作,为执行案件的办理节约大量的时间。
以年数据为例,登封法院18个执行团队共受理起案件,经测算,使用该系统后每个案件在查控环节可以节省68分钟,每个执行团队全年可以节省多个小时,即50多个工作日,执行人员就会有更多时间去处理其他更加核心的事项,让执行案件的整体办案时间进一步缩短。同时,减少各环节因为人工审核、人工转发造成的延迟,也会大大提高执行工作效率。
全覆盖:标准化运行
“智慧查控执行员”系统按照完整、完备的原则编程和运行查控节点各个步骤,全流程留痕、可溯,最大限度降低人工操作对于网络查控的干预,确保操作的规范性、标准化。
通过大数据智能监测,对每一个承办人、每一个案件实时动态画像,建立进度轴线清晰反馈查控重要进程,一目了然掌握财产查控的银行和网络资金情况与应控金额的差距,为及时、精准处置涉案财产提供参考,提高案件实际执结率。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对执行办案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归集、分析,智能形成数据分析报告,查控阶段的各项工作指标也一览无余,为统一管理、合理调度、查漏补缺、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防风险:规避工作疏漏
“智慧查控执行员”系统可通过智能程序自动汇算案件的多个执行数额,动态生成案件中每个被执行人应执行标的额,如果已冻结财产超过了应执行标的额,系统将自动解冻超额查控财产,避免超额冻结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杜绝了因该问题对被执行人产生的不必要困扰。
该系统还专门设置了财产查封届满和案件超期的提醒功能,第一时间向团队长、执行员、书记员发送提醒短信,在系统界面反复弹窗提醒,直至问题得以解决。对于目前仅能人工进行的房产、车辆等财产的查控,执行员手动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后,系统也将通过短信和弹窗提醒的模式进行临期、超期提醒,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执行员因疏忽、疲劳、遗忘产生疏漏的风险,减轻干警因事务性工作繁杂带来的压力,提高执行案件办理质量。
据介绍,下一步,登封法院将进一步深化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化各类系统平台,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服务保障审判、执行工作,运用更多更好的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审判、执行质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河南法制报记者王晓磊)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