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旭是他的法名,他的俗名叫王云生,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偃师市“做大”的释永旭却不是偃师市本地人,而是一个从外地来的“外来户”,这还真就应了那句话,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王云生,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邓县九龙乡(现在称之为邓州市),在那个年代谁家里还没有几个哥哥弟弟,在家排行老四的王云生,上面就有三个哥哥。
王云生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还是不错的,给同学和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王云生的身体素质特别的好。
八十年代初期一部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风靡一时,在电影《少林寺》爆火的同时,也在全国刮起了一股武术旋风。无数热血少年都把少林寺当成了他们心中的“习武圣地”,而年幼的王云生,就是那无数个热血少年中的一个。
王云生幻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像电影《少林寺》中觉远和尚那样的武林高手,闯荡江湖,行侠仗义,为了实现自己的功夫梦,王云生在家中的房梁上系了一个沙袋,每天一放学就练习打沙袋。除此之外他还迷上了武侠小说,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王云生几乎看了个遍。
可想而知王云生的学习直线下降,勉强读到初中毕业后,王云生就辍学不上了。辍学之后的王云生刚开始的时候在家里帮父母干了一段时间家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云生心中的武侠梦,有增无减,终于在年的时候,年仅16岁的王云生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己要从邓州老家去登封少林寺拜师学艺,圆自己的武侠梦。
登封与邓州的距离要说远也不远,那是因为登封和邓州同属河南省。要说近也不近,那是因为在那个交通不便利的八十年代,就算坐火车也要一天才能到。
由于家里实在太穷,没钱买火车票,王云生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准备好所需的衣物和干粮,背起来行囊,一个人徒步朝着心中的“习武圣地”登封少林寺出发了。
此时的王云生,他心中有梦,心中有信仰,所以他无所畏惧。
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他一路上风餐露宿,草行露宿,跋山涉水,历尽千难万险,到最后王云生几乎是靠着沿街乞讨的方式才到了少林寺。
当时的少林寺远不及现在的辉煌,当时的少林寺神可以说是屋有三间,地有一垅,和尚几人,异常清贫。当时的少林寺主持是释行正,也就是现在的少林寺方丈大和尚释永信的师傅。
恍惚间王云生看到一个头顶戒疤、身披袈裟,手拿禅杖,脚穿芒鞋的中年男子,站在自己面前,犹如是“真仙降临”一般,王云生纳头就拜,一脸虔诚的说道“菩萨显灵了!”
这名中年男子可不是王云生口中的菩萨,他是少林寺当时的方丈释行正。释行正一把扶起王云生,口中连连说道“施主!莫要胡说,我可不是菩萨,我是少林寺的方丈,法名释行正!”
释行正大师与释永信的合影
释行正话音落地,王云生心中大惊,原来面前的老和尚就是少林寺的方丈,王云生对着释行正拜了三拜,一脸诚恳的说“师傅在上!请受弟子三拜,我叫王云生,从南阳邓州徒步几百里而来,为的就是拜师学艺,恳请师傅,不嫌弟子出身贫寒,收弟子为徒,弟子定当早晚侍候师傅左右,聆听师傅教诲。”
释行正看着眼前这个脸上还有些许稚嫩的瘦弱男孩,虽然衣着褴褛,但是两眼却炯炯有神,目光充满了坚定和自信。释行正料定此子以后会有一番作为,而眼下的少林寺正是缺兵少将,用人之际,如果将此子点化一番,以后定能为振兴少林寺出一份力。
释行正朝着王云生颔首道“看你也算虔诚,先做个记名弟子吧!”
自此王云生成功拜入释行正方丈的门下,并且有了自己的法名释永旭。那个时候释永信也只是比释永旭早入寺三年,释永信也就成了释永旭的师兄。
利欲熏心,忘了初心,舍弃了儿时的梦想
在成为少林寺记名弟子后,释永旭的人生如同开挂了一样,他先是被安排在少林寺发物流通处负责,所谓法务流通处,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向外售卖佛教物品的部门,说直白点就是小卖部,这可是一个肥差,里面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经受不住金钱诱惑的释永旭,终究是没有坚守自己的初心,舍弃了自己的武侠梦,变成了金钱的奴隶,成了一个唯利是图,锱铢必较的商人。
您别看释永旭学历不高,岁数不大,经验不多,但是他却颇有一套自己经营手段,没多久就将少林寺内的法务流通处经营的红红火火。
年的时候,年仅19岁的释永旭已经成为了法务流通处的负责人了,此时的释永旭可以说是年轻有为,未来可期。
到后来,释永旭干脆向少林寺管理层提议承包法务流通处,自己每年向寺里上交承包费,少林寺的管理层也看出了释永旭确实有经商头脑,于是就答应了释永旭的请求,自此释永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时间来到九十年代,少林寺在新主持释永信的带领下,迎来了全面的发展,法务流通处的生意也是异常火爆。为了扩大业务,释永旭将自己远在河南邓州的两个哥哥,王云龙和王云雷都从老家带了过来,让自己的两个哥哥帮助自己打理法务流通处的买卖。
读不进经书,却颇有经商头脑的释永旭除了在法务流通处售卖佛门法器外,还从老家南阳进来了大量的烙画和玉石等物品,也在法务流通处进行售卖。有时候遇到旅游旺季,释永旭一天能赚到快一万块钱,要知道那可是在手里有一万块钱,就被称之为万元户的九十年代。
释永旭正是凭借着精明的头脑,攫取到了人生凶的第一桶金。
远离少林寺,自立门户
年的时候,释永旭承包法务流通处的合同到期了,少林寺高层经过商量后决定不再将法务流通处承包给释永旭,想要收回法务流通处,独自经营。少林寺高层的这一决定,自然引起了释永旭的强烈不满,此时的释永旭早已经将法务流通处当成是自己的私人领地,怎肯将它交出去,少林寺高层多次找释永旭进行沟通,都吃了闭门羹,无奈之下,少林寺高层决定强行关闭法物流通处。
释永旭思量再三,觉得自己始终不占理,毕竟地是少林寺,房屋也是少林寺的。如果少林寺真要是强行关闭法务流通处,自己也是没办法,于是释永旭就向少林寺高层提出要求,只要给自己三百万,自己就让出法务流通处。
可想而知,少林寺高层是说什么也不同意。见到对方态度坚决,释永旭又退了一步,也不要三百万了,给一百万就让出法务流通处。
最后协商无果,少林寺高层还是强行关闭了法务流通处,并且撤销了释永旭在少林寺内的一切职务。
关闭的法务流通处
法务流通处关闭后,释永旭着实消沉了一段时间。释永旭有一个叫释永亭的师兄,俩人在少林寺的时候,关系最好,刚入寺那段时间,释永亭还教过释永旭几天拳脚功夫,释永旭常常以师傅之礼待释永亭。
为了让释永旭重新振作起来,释永亭就建议释永旭去离登封市二十公里的偃师市发展,原来偃师市大口镇有一座堪称是当地佛教圣地的牛心山。
其实颇具远见卓识的释永旭早在几年前,就多次前往牛心山进行实地考察。并且在年时候就已经和大口镇有关部门签订了承包牛心山的协议,除此之外深知狡兔三窟的释永旭又将牛心山上的潜江寺据为己有,以此来当做自己的退路。
不得不说,释永旭确实是一个深谋远虑,未雨绸缪的人。
占据牛心山,成了远近闻名的“山大王”
年释永旭正式离开少林寺,来到了自己的地盘牛心山。到了牛心山后,释永旭先是出巨资将潜江寺重新翻修,而后又在山下一个叫山张村的地方,盖了一座三层的小别墅,将自己的老娘接来侍奉左右。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少林寺的时候,释永旭靠的是法务流通处敛财,如今来到了这牛心山,自然要靠牛心山吃饭了,释永旭把牛心山当做是自己的私人领地,不许任何人触碰。
年的时候,山张村的村民王某在自家承包的水库里投放了5千斤鱼苗。两年之后也就是年的时候,昔日的鱼苗已经长成了大鱼,就在王某满心欢喜收获的时候,释永旭出现了,释永旭放话说王某水库的水,是从自己的牛心山上流下来的,水库里的鱼理应是他的。
就在王某刚想反驳几句的时候,释永旭就指使小弟,将王某一顿胖揍,并将王某用来打鱼的铁船当做废品卖掉,王某在水库中养的鱼也被释永旭占为己有。
年的时候,释永旭又看上了,大口镇翟湾村的石灰石矿山。当时承包翟湾村石灰石矿山的是一个叫徐斌的人,为了将矿山据为己有,释永旭指使手下打手对在矿山上施工的工人进行威逼恐吓。
徐斌出面制止释永旭的手下,恼羞成怒的释永旭随即指使手下打手,对着徐斌的矿山就是一顿乱砸,将大量的开采设备砸坏。
年的时候,释永旭为了让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当选大口镇焦村的村主任,释永旭带领手下打手大闹选举会场,甚至扬言不选出自己中意的人选,自己绝不罢休。为了防止释永旭捣乱,村委会设置了五个选举站,但是就算这样,还是被释永旭打砸了三处选举站,大量的选票也被释永旭撕毁。
在大口镇肆意横行的多年的释永旭,所犯下的罪恶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叙说了。
您就记住一句话就行,多行不义必自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年7月在落阳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偃师市警方成立了针对释永旭涉黑涉恶的专案组,在掌握了大量证据后,偃师市警方在7月30日当天果断采取行动,彻底打掉了以释永旭为首的16人涉黑涉恶团伙。
虽然时至今日,释永旭的案子,因为种种原因,还未宣判。但是我们坚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是正义永远不会缺席,等待释永旭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我在这里讲述过去,并不是为了宣传什么,也不是歌颂什么,他们非但不是什么英雄人物,反而是流氓,是犯罪分子,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跟风去崇拜他们,当今社会,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真,其余都是瞎扯,珍惜生命,远离犯罪,共创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