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8日,
登封市清微宫、老君洞、耿介故居
保护维修工程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发布。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登封市清微宫、老君洞、耿介故居保护维修工程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18元
清微宫保护维修工程最高限价:.22元
老君洞保护维护工程最高限价:.42元
耿介故居保护维修工程最高限价:.54元
来源:登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有没有和小编一样
傻傻的第一次听到这些地方
下面,小编整理了这三处的位置和简介
一起来看下吧~
清微宫
清代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微宫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三王村,少室山南麓的清微岩下,原为唐代谏议大夫李渤隐居读书处,号称李渤宅。北依少室山清微岩,为九峰环抱,南临少阳河,东为黄沙岭,西为金牛岭,与少室山清凉峰相望。元至正年间,将李渤宅改为清微观,明嘉靖四十年重修,清代重修,宫内现存清代重修后的玉皇殿、民国年间修建的东西配房及近现代修建的山门共20多间,院落占地面积平方米。
清微宫是嵩山地区历史悠久的儒、道教活动场所,历史上李渤曾同弟弟李渉一同在白鹿洞栖贤寺隐居读书,后来不远千里迁徙到风水宝地的少室山清微岩下建宅隐居读书,对研究唐代时期嵩山地区的儒家文化及后来的道教文化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老君洞
唐—清第四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洞位于登封市区北五公里太室山南麓半腰间,背依太室山中峰。老君洞洞高两米,深4米,宽3米,为唐代初年隐逸居士潘师正所开凿,洞形像鸡卵,亦称“鸡卵洞”,因内奉老君像,后称老君洞。
唐代以来,在老君洞周围陆续增修了一所道院,分东、西两院,房舍多间。两院东西长米,南北宽64米,面积约为平方米。东院为主体院落,从大门至后殿共三进院落。主体建筑为无极老君殿、无极老母殿等。无极老君殿座落在东院的最后,清代末年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大式硬山出前檐黄琉璃瓦覆顶。殿内施有两根合抱的对称盘龙木柱。无极老母殿东侧顺山房为千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硬山出前檐灰筒瓦覆顶,棂门槛窗,前檐柱亦为方形石柱。老君洞现存的清至民国碑碣20余品,内容多为重修、布施、记事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民间群众信奉道教发展的脉络。院内外还有清以前古树名木20余株。
老君洞利用山势,建筑密集相连,布局紧凑,结构严谨,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是研究中原地区古代民间建筑艺术和地方手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耿介故
居
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耿介故居位于郑州市登封市文明巷11号附近,耿介生于明天启二年(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年),登封城西南街人,字介石,号逸庵,清顺治九年中举(年),十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初为庶吉士,后升检讨,出任福建巡海道道员,康熙元年(年)任江西湖东道道员,后转任直隶大名兵备道道使,康熙三年(年),归里行孝,期满辞官倡学、兴复嵩阳书院,自任山长,捐自家田三百余亩为嵩阳书院学田,聘中州名儒李来章,冉觐祖,窦克勤为嵩阳书院主讲,至此嵩阳书院自宋、明以后又一次兴盛,耿介故居就是当时耿介及其家人居住之场所,建于明代中后期、清代重修,清代后期耿氏后裔将其辟为祠堂。
来源:登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