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有两件事让大崔特别高兴,第一件,香港终于回归了。这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当然,他最高兴的还是第二件——他找到一份工作,实现了财务自由。
年的夏天,郑州教育电视台《美食城》栏目招人,大崔从《美食城》栏目负责人开办的电视培训班脱颖而出,先是跑业务,然后配音、编导、摄像到主持人,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大崔啥活都试了一遍,还吃了不少美食,采访了不少餐饮企业。
没人会拒绝美食,这个定理如同勾三股四弦五,更何况是个24岁的小伙子呢。
所以,大崔觉得这活不赖,累不累放一边,关键是能吃好的。
他经常和同事扛个摄像机,出入于各大餐馆和美食街,甚是拉风。
年大崔在新疆采访
以前的人,普遍很单纯,没啥套路,功利心也不强。
24岁的大崔想,就这样整天吃美食、拍美食,也蛮不错的嘛,至于理想——我现在就实现了啊。
大崔为人真诚、做事也上心,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很喜欢他,经常约他吃饭的餐馆老板也很多。
尽管天天泡在美食里,大崔却没怎么胖,毕竟,拎个摄像机就得消耗十几个卡路里。
2年3月份,大崔去了郑州电视台商都频道一档叫做《今天我上镜》的节目,负责编导和采访。
这个节目主要是拍些人物,各行各业,林林总总,啥人都有,属于一档展示个人才艺的节目。当然,木匠不一定当着镜头刨木头,有可能唱段歌剧;铁匠也不一定上来就打铁,有可能来段脱口秀。有点类似非晋级的《星光大道》。
大崔原先采访过不少餐饮企业,来到商都频道后,他便想着,可以请些老朋友来,所以,有段时间,厨师的上镜率很高。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大崔在商都频道居然待了4年。
大崔在郑州电视台做编导
年,电视台改制,大崔去了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警界风云》的编导和摄像工作。
无论如何,能天天看见摄像机、看见镜头,大崔就会觉得心安。
但两年后,大崔的生活出现了一场大变动。
年4月14日,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出了车祸,不治身亡。
这件事不仅震惊了河南,也震惊了全国。
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都蜂拥而至,争相采访报道。
关于任长霞其人其事迅速抢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关于她的大量影像视频也在各大卫视、网络上广泛传播。
当时,东方卫视《警察人生》的编导龚汉洲也来到了郑州,采访这次事件。而大崔正是负责与东方卫视对接的工作。
当他看到了大崔拍的片子后,很吃惊,觉得这个年轻人的镜头语言很老道,每一帧的画面处理得都很恰到好处。
然后,他问了大崔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
“你愿不愿意去央视工作?”
央视?大崔想都不敢想,能在央视工作的人,都是自带主角光环啊,自己这样的一个小角色,想都不敢想啊!
大崔不自信地问:“我能行?”
龚汉洲说,如果你想去,我可以让北京的同事帮你问一下,据说最近央视的西部频道要整改,改成社会与法频道,我觉得你行。
3大崔兴奋得一夜未眠,激动得想唱《我的太阳》——到了央视,自己的前途,一定会像太阳一样灿烂辉煌的。
大崔拿着自己拍的视频小样来到北京中央电视台,找到负责人。
那人看完之后,总共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你拍的不错;第二句,你啥时候来上班?
大崔至今回忆起来,仍感觉像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就这么进央视啦?
在他的假想中,觉得自己应该过五关斩六将,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大PK,竞争上岗,然后再和PK掉的选手洒泪惜别;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一步三回头地回老家。
年10月31日晚上,大崔坐上火车去北京,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大崔去了社会与法频道,一档叫做《道德观察》的节目,负责编导工作。
这个节目现在还有,路一鸣当时就在,和大崔在一个办公室上班。
《道德观察》主持人路一鸣大崔的采访对象大崔
同一层楼的还有《今日说法》栏目组,大崔说,经常看到行色匆匆的小撒和边走边看稿子的张绍刚。
虽然有主角光环加持,但——活儿是真心累。
《道德观察》属于日播节目,每集20分钟,逢到周末,还会在中央一套播出,时长为30分钟。
栏目组十几个编导连轴转,天天找选题、采访、写稿、录像、剪辑,说不眠不休有点夸张,但大崔刚到央视的头一个月,吃住全在办公室,困了就歪在沙发上睡一会,饿了就随意吃点。
大崔是河南人,所以他经常主动来河南进行采访,毕竟生长于斯,对河南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年大崔在山东采访
大崔在央视第一次采访,是在郑州的园田路,手持打有央视台标的话筒,大崔的手抖得不行。他还记得当时的采访事件叫做《捡来的烦恼》,讲的是一对老夫妇捡了一个脑瘫儿,后来妻离子散的故事。
4人们总是身在苦境而不自知。
大崔去央视以来,不是呆在办公室做片,就是出去采访,北京的名胜古迹却一次都没去过。
年的春天,来到央视差不多一年了,基本上也算安定下来了。大崔想到了老家的奶奶,心想老人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有出去看看过,他就让父母领着奶奶来了北京。大崔和家人们这才有机会游了趟故宫,逛了回颐和园。
大崔说,阳光照到奶奶的脸上,她每条皱纹里都泛着光,笑容也变得明亮起来。
大崔在那天成了诗人,过了那天,又变回了湿人。
在央视待了三年,那个新鲜劲儿也过去的差不多了,每天几乎连做梦都是在写稿子。大崔突然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自己的头发开始大把脱落。
大崔很害怕,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慌忙找个德高望重的老中医看病,老中医一番号脉后,总共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小伙子,你压力很大啊;第二句,你在央视工作吧?
直到现在,大崔还坚持认为,行医与占卜是同根同源的。
从年到年,大崔在郑州帮助过的爱馨养老院的豆总,每次来北京,都要到央视来劝说一番,希望大崔能和她一起回到河南,共同打造养老事业。
大崔觉得朋友人很好,而自己再在央视这么干下去,估计很快就没头发了。
年的7月,大崔再次回到了河南。
在爱馨工作了一年后,大崔还是放不下自己心里对于影视的情结,于是辞职,离开了爱馨。
5年,大崔有两件事情很高兴,第一件,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这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想做成一件事,必须先把它当成一回事,并为之奋斗。
当然,大崔最高兴的还是第二件——他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影业公司。
最开始时,公司名字叫“中中传播”。
大崔解释,第一个“中”表示中国,第二个“中”是河南方言。
大崔甚至连公司的广告语都想好了——“每天一亿河南人都在传播的名字——中中传播!”
因为“中”字是闭口音,念两个“中”,等于闭了两次口,所以,当大崔说出公司名字时,旁人会以为,他说话不但结巴而且含糊。
而且在注册商标的时候发现“中中传播”已经被一位台湾的商人注册过了,于是改名为“中派”。
中派——中国气派、中原有派!
这样一改,逼格反而见长。
因为没啥钱,大崔和仅有的一个同事,在一个二十平的小阁楼办公,设备也是租来的。
接到的第一个单子就是阿五的。
奥运主题烹饪大赛大崔担任录制导演
年7月,阿五举办了一场“阿五杯奥运主题烹饪大赛”,找中派来拍片。大崔不止担任了编导摄像,还负责策划这次活动。
活动结束后,阿五创始人樊胜武由衷地对大崔说:
“块的单子,你拍出了2万元的效果!”
年3月5号,惊蛰。
时隔一年,大崔举行了公司的成立仪式。
大崔说,惊蛰这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中派一定会欣欣向荣。
这确实是个好兆头。
起初,大崔给公司的定位就是,为企业拍宣传片,行业不限。
中派开业了!
6大崔做事认真,做出来的片子总能给人惊喜。
慢慢地,他接到的单子越来越多,公司规模逐渐扩大,员工也由两个人变成四个人,由四个人变成八个人。
挣了钱,大崔配了好设备,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
年的时候,大崔再次接到了阿五的单子。
这次是阿五成立十周年(实际上是年,宣传片须提前拍),想请大崔策划拍片。
阿五希望把“让豫菜崛起”的概念放入活动中。
河南省餐饮和旅游行业的领导知道了这件事,很是重视。因为打着复兴豫菜的口号,这就不单单是一个企业的事件了,而是整个河南餐饮界的事件。
大崔觉得,既然是复兴豫菜,就得定个高大上的主题。
以大崔为总策划的中派策划团队,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个口号“让世界品味中原”。
这个口号一经提出,获得了河南餐饮界、河南旅游界等一致的认可。
《让世界品味中原》摄制团队
大崔和同事们从年的夏天就开始拍片,几乎一天不闲,辗转各地取景拍摄。
片子做成之后,真是惊艳众人。
这部《让世界品味中原》不仅仅对准了河南的美食,还对准了许多极具河南气质和中国气质的符号,如太极拳、少林功夫、戏曲,书法……
每一帧画面都很唯美,全片旁白全用英语,尤其是片头第一句一出来,纯正的发音让人全身如通电一般。
“Peoplehaveeverlastingattachmenttodelicacy(人们对美食的依恋亘古不变)”
《让世界品味中原》的审片可以说是一次通过,从创始人樊总到每一位阿五员工,都看得热血沸腾。
阿五的活动还没结束,大崔就累病了,医院,足足住了一个月。
7《让世界品味中原》让阿五在全国的餐饮业精彩亮相,也让更多餐饮老板看到了中派在餐饮行业的优势,他们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中派应该聚焦餐饮行业。
聚焦餐饮就意味着舍弃别的行业,这样一来,会不会少了很多收入?
但大崔觉得,能把一件事做好,做得人人认可,并不简单。
于是,从年,大崔开始把镜头慢慢向餐饮行业转换,到年的时候,中派正式提出了“专注餐饮,聚焦美食”的口号。
有趣的是,刚入行接触的就是美食,兜兜转转20年,最终还是回到了美食上,可见,上天决不会放弃一个真正的吃货。
洛阳餐旅集团宣传片拍摄现场
大崔的镜头很唯美,他不但能在宏大的主题中找到史诗之美,还能在微小之处发现纤细之美。
而这两年,大崔的镜头依然唯美,但内行人看得出来,大崔的镜头语言变得平实而情深起来了。
大崔说,以前觉得美食很美,后来我逐渐体会到,美食之所以美,是因为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感;把人的情感表现出来,美食的美就有了力度。
中派,用镜头向美食致敬!
8大崔把镜头当做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把拍片真正地当成了一回事,并为之努力奋斗。
大崔说,每天都是新生活,我们无法彩排,唯有一镜到底。
——END——
文
孔奇编
郭佳卉
中派,用镜头向美食致敬!
---